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2035年远景目标中强调,要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构建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建成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基础,是当前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
要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好、落实好党对教育工作的各项战略部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到位,行动才能到位。培养拔尖人才,其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多方面问题,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也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思维工具,成为他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南;然后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自身特色和优良传统有机融入思政体系的建设中,以创新思维和创新手段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与学科、教学、教材、管理体系的贯通融合。
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指挥棒,树立正确教育业绩观,深化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一直以来,如何进行科学的教育评价都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难题,涉及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多重因素。此次《总体方案》的出台,为日后的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改革方向。要发挥好《总体方案》的指挥棒作用,引导政府、社会、高校、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业绩观。要认识到拔尖人才培养是一门科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在实际中,我们要遵循拔尖人才成长规律,在已有的有效培养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范围、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创新模式,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并不断创新和完善。
要注重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为培养拔尖人才提供支撑平台。构建拔尖人才培养体系,首先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支撑,整合学科资源,实现基础学科、新兴学科、短板学科的协同发展与融合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交叉创新人才。比如北师大在“双一流”建设方案学科建设总体规划中提出了“高原支撑、高峰引领”计划,“高峰”是教师教育“珠穆朗玛峰”,“高原”是六大学科群,这是北师大立足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做出的学科建设规划。在科教融合上,北师大物理学科与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协同打造物理学科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力争在双方物理学科共同的强势研究方向培养一批从事前瞻性基础研究的优秀青年人才,为解决涉及“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难题提供突破性的理论方案,同时为师范院校参与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前瞻性基础研究的人才培养树立标杆。实现科教融合,需要把科研平台变为拔尖人才培养的平台,把科研活动变成培养学生独创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载体。
要加强国内外双向互动,构建合作共赢的拔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汇聚全球优质资源,吸引国际学术大师参与拔尖人才培养,深化与世界顶尖大学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模式。建立多元的国际化培养路径,提升学生的国际文化理解能力。通过国际化课程、联合培养、国际实习实践、暑期海外研修、国际学术会议等培养路径,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建设国际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团队,打造教学学术共同体,使学生接触学科领域的前沿发展,接受海外优秀导师的悉心指导,感受世界顶尖大学的学术氛围,提升学术科研能力。
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强化拔尖人才培养的使命担当。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为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北京师范大学设立了“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多措并举鼓励更多毕业生到基础教育领域就业,尤其是到中西部和基层基础教育一线任教。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为更好地发挥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治本之策的重要作用,经教育部批准,北师大2020年本科招生首设“志远计划”,面向尚未摘帽的52个国家级贫困县所在省份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择优招收本科定向就业师范生,为国家级贫困县定向培养志存高远、乐教适教的基础教育高素质师资和未来教育家。培养拔尖人才,要求我们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主动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为国家破解“卡脖子”难题打好人才基础。要增强学生使命责任,激励学生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所学所思落实到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
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战略急需的拔尖人才。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构建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志向远大、兴趣浓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为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原载《人民政协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