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深化高校区位优势 推进文学学科建设

[db:作者]  2021-01-29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随着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不断提升,高校要不断提升专业学科的社会服务价值和经济价值,促进学科发展的创新,实现高校学科教育和学科实践的社会功能。高校要立足于本地发展特色,充分践行学科发展的区位优势,不断推进学科教学和实践的特色化。南京师范大学根据自身文学学科的发展要求,加强与地方合作发展,不断实现文学学科社会价值转化,同时也积极投身于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的建设中,以学科资源和学科优势不断深化高校教育发展的区位优势,从而推进自身文学教学科研和教育品牌的不断发展。

 

    以文学学科资源和教育优势积极推进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科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价值和教学价值,这充分反映于学校在文学学科所取得的学术成果上。对于文学学科的发展而言,高校一般的做法是深化其教育价值,力求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取得成绩,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对于精神文明发展需求的不断提升,文学学科必须实现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才能够创新高校文学学科的社会服务特性。南京师范大学坐落于文明古城南京,南京的区位优势为南京师范大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为南京师范大学进一步发展为高水平的人文院校、文化院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京师范大学目前的校区功能布局和发展布局主要是围绕着南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发展特色,既以南京的区位优势不断增强自身文学学科的发展内涵,同时也凭借着自身的文学学科教育资源优势不断巩固和深化南京区位优势的社会价值。目前,随着南京世界文化之都规划建设的不断进行,南京师范大学也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建言献策,不仅在城市规划上提出科学化的创意城市网络,同时也积极探索以书文化为代表的城市优秀创新文化项目。南京师范大学以自身的文学学科发展资源和发展特性,为南京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重要智慧资源支持,不断推进南京地方文学遗产的保护和发掘,为南京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文学之都、文化之都提供动力。

    文学学科的价值对于区域社会的发展作用而言,应当实现其资源价值禀赋与地方社会发展的一致性,高校应当进一步深化自身的学科资源优势,在发挥其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作用的同时,努力实现其学科的应用价值,推进特殊学科机制下的产学研发展,以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推进当地社会的区位优势发展,并且在与当地社会共同开发文学学科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推进高校文学学科创新和应用,也为文学学科人才的培养提供动力和发展平台。文学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发展需要建立在高校优势的学科基础之上,丰富的文学学科教育资源和雄厚的教育资本,更易于培养出优秀的文学学科人才。高校文学学科优秀人才的培养既是高校发挥文学学科教育功能和价值的体现,同时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又能反作用于高校的发展,文学学科人才可以通过回校任教以实际的教学成果和职业功能回馈于高校,也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学学科专业能力在社会企业和国家单位中任职,从而发挥自己的专业效能,这不仅提升了高校及其文学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学生在社会中的价值实现也能为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直接和间接的支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文学学科价值的社会化应用,在本质上是将教育资源、学科资源转化为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南京师范大学发挥其文学学科教育优势,不断为南京建设世界一流文学之都提供创新化文化产品,在社会发展层面能够为南京地方提供优良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风气,在经济层面,创新化的文学项目能够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为南京地方提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且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转型也进一步深化了南京地方的区位优势,而南京师范大学也可以凭借着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学之都的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研究水平和院校教育品牌价值。

    开展合作办学,扩大学科教育优势的社会服务范围

    一个城市的区位优势不仅代表着其自身凭借地理位置所获得的资源优势,同时也代表着在区域内能够借助地理优势所获得的发展资源和发展条件。南京地理位置优越,能够充分发挥其作为省会的辐射作用,以其优势资源帮助周围城市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同苏州高铁新城管理委员会开展联合办学,共建了实验小学和实验幼儿园。合作办学进一步实现了区位优势的特性,不断扩大南京师范大学教育资源的社会服务价值,同时联合办学也推动了南京师范大学教师人才培养的定向输送,既实现了共建学校的教育发展,也不断深化教育两大核心——“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成长”的价值,从而提升高校师范教育的社会服务价值。南京师范大学依托自身文学学科资源优势,努力推进基础教育的科学化,这不仅体现了高校师范教育的本质特征,也实现了高校学科教育如文学学科教学的应用价值,以高等教育反哺基础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从区域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不同阶段的教育层次能够实现发展的连贯性,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的发展是根植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区域社会发展需要实现教育的整体化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仅要求的是高校人才,同时对于职业教育人才也是有着巨大需求的,这就需要地方高校以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反哺区域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实现教育成果的社会化,扩大其教育范围和教育影响力,带动更多人才的培养,并且实现教育的特色化,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从而适应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科师范学生的培养,能够为区域师范教育提供人才,这能够促进南京地方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为职业院校的文学学科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活力,不断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和教育质量。

    高校学科教育和发展要满足于区域社会和文化发展,开展校地合作办学体现了高校教育的开放性和社会服务性,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和学科优势,不断提升当地区域社会的教育水平。同时联合办学为高校学科资源的转化提供场合,高校能够借助于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其教育优势和学科优势,不断扩大其教育的辐射范围和服务功能,从而实现区域教育的一体化。高校师范教育体系下的文学学科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对于师范人才的文学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上,文学学科的师范教育需要将文学学科的特性充分地实现在师范教育的教育本质和教学实践当中。南京师范大学与地方开展联合办学,能够实现在区域内的教育扶持,推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应用化,并且在满足基础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保证基础教育教师人才质量的高水平。地方区位优势既为区域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提供可能,同时也推进了区域教育体系科学化。南京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其教育资源优势,在学科教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上都充分实现师范教育特色,这为区域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借助于区域教育一体化的实践,南京师范大学也实现了文学学科的社会应用以及文学学科人才培养和输送,从而确立区域教育资源的流动,加强教育区位优势的发展。

    借助区位优势,推进文学学科的地方特色研究

    文学学科一直是南京师范大学的支柱学科,随着高等教育和专业学科的不断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将文学学科的研究重点放在以区位优势为基础的南京地方文化方面,旨在打造具有地方文化属性和发展属性的特色型文学学科。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第四次文科大会,进一步推动文学等人文学科研究的纵向发展,力求深入挖掘人文学科的研究内涵,并且不断提升文学学科等人文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实现人文学科学术性和应用性价值共同发展,以人文学科的教育价值提升高校和学科教学的社会服务能力。南京师范大学在文科大会上强调,要借助于高校和南京地方的区位优势,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断实现内涵发展、创新发展,以满足南京社会和文化发展对于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和应用的需求。文学学科等人文学科的创新,离不开学科应用价值的不断挖掘,南京师范大学积极构建哲学社会应用平台体系,不断推动文科科研的集成创新,以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进一步加强南京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区位优势。

    地方院校的学科发展是根植于地方发展和文化特色的,同时具有区位优势的地方能够为区域内高校提供天然的文化资源,促进高校人文学科的研究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发展和巩固自身的文学学科教育和研究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将南京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整合到文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中,并且将南京地方的文化发展需求纳入到文学学科研究和应用的目标当中,以学术和实践的融合作为构建地方特色文学研究体系的重要基础。人文学科的研究具有相关性,同时社会发展对于人文学科的应用需求也是多方面的,为此南京师范大学以单一学科,如文学学科的创新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为突破口,实现人文学科范围内多学科研究的整合,力图实现人文学科在区域社会环境中应用场景的扩大和应用价值的提升,从而不断深化自身人文学科研究的社会影响力。高校要推进人文学科的社会应用,不断实现人文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应当结合当地社会发展需求、文化资源以及高校自身优势的人文学科,不断实现人文学科的时代性、异质性、地域性和行业性,真正地将人文学科的研究和应用落实到区域社会的文化发展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当中,推动相关学科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时高校地方特色型人文学科社会应用价值的不断实现,也反向推动了高校人文学科学术研究的创新,实现地方区位优势在教育和学科发展中的作用。高校学科研究特色既要充分接受地方区位优势所带来的文化影响,同时也要进一步强化地方区位优势的地位,以学术研究创新带动地方区位优势的文化价值,以学科应用创新带动地方区位优势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是学科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和地方融合发展的趋势。文学学科的学科功能决定了它是以文化价值来实现其社会价值。地方区域发展以及区位优势的建立,需要借助于高校文学学科的特色化发展来促进科研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高校文学学科能够以自身的科研属性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及其文化价值,彰显地方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不断加强地方的区位优势,实现文化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 钟罗庆)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1-01-31/201390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