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管好”学生手机,家校如何作为

[db:作者]  2021-02-09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访谈嘉宾 

    张恒柱 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副局长、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  

    王殿军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刘长海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陆云泉 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

    张 娜 北京科技大学基础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兼科大附小书记

    李 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封留才 江苏省泰州中学校长、特级教师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指导中小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手机管理始终是学校管理的一大难题,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通知》印发的背景是什么?对于学校纾困有哪些指导意义?具体要如何操作?记者专访了7位专家。

    中小学生手机管控已是世界共识

    记者:教育部多次就中小学生手机使用问题提出要求,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一问题?

    张恒柱:在中小学校,如何加强学生手机管理,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手机不当使用影响学生情绪,还会给儿童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如造成记忆力衰退、睡眠障碍、视力下降等问题。从国际上看,管控中小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已成世界共识。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通过立法或者其他形式明令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或者课堂,有的规定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使用手机,芬兰禁止向初三以下的学生销售手机。

    李涛:尽管手机使用给家长和孩子都带来了诸多便利,但过度甚至沉溺玩手机却成为新的社会顽症。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很大程度是由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所导致的。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2020年教育部对中小学生视力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1.7%。此外,因过度沉溺玩手机而导致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比例也快速上升,不同成瘾类型所导致的持续抑郁、躁狂等不良心理疾病在青少年群体中日益严峻。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尤为必要和紧迫。

    记者:教育部此次印发《通知》有怎样的意义?

    陆云泉: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抓好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为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更加科学的导向、更为多样的资源、更加灵活的方式。将手机和作业、睡眠、读物、体质并列,并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相关联,可谓见微知著、意义深远。

    建设绿色网络,引导中小学生合理上网、健康上网是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内容。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注重引导中小学生合理上网、健康上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家庭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在手机管理中的责任和措施。

    封留才:《通知》的出台,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了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制度,是我国基础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又一重要举措,为学生使用手机“立规”,为广大家长教育孩子“立威”,为学校加强手机管理“立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操作性。不仅有利于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健康快乐成长,而且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管教结合,化危为机

    记者:对于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关注的能不能带手机进校园的问题,《通知》明确“有限带入”原则,这要如何理解?

    封留才:《通知》明确规定,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这些明令禁止的规定具有刚性约束,既对学生提要求,又对教师划红线。同时,《通知》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及家长“确有需求的情形”,做了“有限带入校园”的规定,这样也能赢得广大师生的理解支持,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学生发展立场,既能破解难题、体现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又能实事求是、体现人文关怀,有温度地灵活处置。

    王殿军: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制宜。一般来说,不建议小学生带手机上学,必要时的家长联系、紧急情况下的报警功能,一般的电话手表就可以实现。初中、高中可以允许学生带手机上学,但不提倡带功能过多、昂贵的手机,且要加强统一管理。

    记者:手机管理始终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通知》要求,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具体应该怎样操作?

    李涛:允许手机“有限带入”的基础是细化校园“管理措施”。一方面,学校对于有限带入校园的个人手机要安全统一保管,学生在申请使用个人手机时要做到便利和规范,管理者要切实保证学生在必要特需范围内合理使用手机,不能让有无带入校园手机成为学生间相互攀比的标准,这就需要学校制定和完善明确、科学、便利、监督的管理流程和具体办法;另一方面,学校应进一步完善校园内通讯类基础设施设备服务功能,如采取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同时,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张恒柱:学校有效管理学生手机,需要管理和诊断。在管理上,我们可以通过家长、学生、教师三方一起制定一个共同的手机管理制度,帮助学生在学校、家庭都能养成良好习惯。当然,只有制度是不够的,学校可以通过建设优秀班集体的方式,在班集体形成比较优秀的朋辈文化,开展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给孩子提供合适的解压渠道。对于经过管理仍不能遵规守纪的学生,那就需要进行个案诊断,主要诊断“手机对这个孩子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没办法放下手机背后的成长诉求是什么”等问题,以便增加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王殿军:学校要明确规定什么时间可以用手机,什么时间不能用,还应让学生懂得手机的使用场合。学校应该将手机使用管理的要求明确告知每位教师、每个学生,然后由教师监督、学生互相监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记者:许多教育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堵不如疏”。《通知》也强调,要加强教育引导。那么,需要教给学生什么呢?怎么教?

    王殿军:学会正确使用手机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当下教育的一部分。学生手机使用管理折射出学校的管理理念和育人水平,必须坚持“管”与“教”结合,化危为机。要把手机使用管理当成对学生开展教育的契机,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其一,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我们希望学生能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和举止行为,自觉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针对手机使用,在不该用的时候要管住自己,该用的时候要正确使用。同时,要让学生树立长时间看电子屏幕会危害健康的意识,时时处处提醒自己控制手机的使用时间,做到非必须不使用。

    其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学生使用手机,学校和家庭要制定管理规则。制定手机使用管理规则不能只由教师或是家长说了算,要全班师生或全家人一起讨论,并形成公约。学生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就愿意去遵守,同时还学会了在社会管理当中通过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的方法。

    其三,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时,要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对网络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的辨别能力,提高在网络虚拟环境下交友的警惕性,分清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对网上各种言论要有正确认识的能力。

    其四,让学生懂得网络礼仪。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文明地使用手机。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标点符号,这样学生进入社会后,在使用短信、微信等社交软件时就会懂得基本的文明礼仪。

    张恒柱:现在不少家长甚至老师简单地用没收、摔手机的方式解决问题,实际上这是激化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教育方法要入情入理,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有些办法可以让孩子慢慢远离手机,如增加户外活动,帮助孩子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等。

    手机管理更需打出组合拳

    记者:有老师反映,目前管理仍存在难点:出了校门是玩手机的“重灾区”;家长不配合、学生逆反、社会质疑等问题让手机管理成为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一场艰难“博弈”。这给未来校园手机管理工作带来怎样的启示?

    张娜:手机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在“堵老鼠”,也不是仅仅将手机隔离在校园之外即可,而更多的是需要“打组合拳”,仅依靠家庭和青少年个体本身效果甚微。需要有相关的制度,联合全社会、教育工作者的力量引导青少年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帮助青少年建立更科学的使用手机的方式方法,提升青少年对手机“为我所用”和防范“被其所迷”的应对能力。社会、学校和家庭要达成手机对青少年有负面影响的普遍共识,共同关心解决中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问题。

    记者:许多家长苦恼,对孩子的手机管理不得其法。您有哪些建议呢?

    刘长海:其一,做好统筹规划,切实未雨绸缪。家长要带领子女明确人生理想和成长方向。将促进子女健康成长放在家庭事务决策的重要位置,细致规划家庭环境布置,引导子女养成阅读、艺术、运动、实验、社交等多方面的兴趣。在赋予子女手机使用的权利时与子女约定手机使用时限等具体事项。

    其二,做好防微杜渐,尽早提示引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假期里,很多家长将手机当作免费的保姆,放任子女无节制地使用手机,给开学后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带来严重阻碍。家长要充分利用子女年龄尚小、亲子相处机会较多等有利条件,引导子女养成限时使用手机的好习惯;在子女使用手机时间较长时,利用户外运动、家务劳动、社交活动等分散其注意力,防止子女形成手机依赖;在家庭中牢固确立手机管理规定的权威。

    其三,做好亲子沟通,促进自觉自律。家长要将问题当作教育的契机,学会通过高质量的沟通解决问题,促进子女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要学会倾听子女的想法,因势利导地引导子女转变思想观念。要积极与教师联系,在家庭和学校之间达成手机管理共识,建立坚定有力的教育共同体。

    其四,做好正面榜样,树立家长威信。要求子女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所有家庭成员都要遵守手机使用的管理规定。家长带头遵守规定,主动用阅读、运动等正能量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1-02-22/201410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