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回应,沿线各国间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合作不断增加且逐步深入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重点领域,必须迎合时代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创新突破。在人才培养理念、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上探索新的策略,以更好地适应“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方向,适应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国际关系局势。而高校外国语学院作为培养专业外语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交流合作日趋频繁的“一带一路”经济体输送语言人才的重要任务,新的国际关系与经济形势对语言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拥有单层次语言技能的人才已经不能胜任新经济形势下的工作任务,高校必须把握国际局势脉动,及时调整语言人才的培养策略,提升语言人才的综合素质,为经济社会和各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综合型语言人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学校培养外语人才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学院秉持“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的学院文化,主动适应“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背景下对语言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复合型语言人才培养路径,尤其重视外语人才文化素养的提升,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提升放到同等位置。近年来,学院实施的“文化+语言”人才培养战略成效显著,学院学子的研学就业率逐步攀升,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具体来看,学院主要从如下方向探索“文化+语言”人才培养路径。
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提升文化通识内容比重
学习外语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文化环境的障碍,因为语言非常容易受文化衍变影响,属于一种处于流动发展状态的非物质人类文明,不同语种、语系间的斥力实质上就是不同社会文化间的碰撞,学习者想要快速进入目的语的学习轨道,就要积极了解目的语国家的背景文化。基于这一点,学院首先在专业课程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寻求突破,因为专业课程是学院学子语言技能习得的主要来源。课堂教学模式中,学院经过谨慎调研和专业研讨,在学院部分专业实施了“情境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的精髓就是师生积极互动,根据具体学习课程和任务的不同,事先营造相应的文化情境,不管是语法课程、口语课程、听力课程、综合课程,为师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创设具备高度真实化的“目的语文化情境”,为课程任务的执行搭好“舞台”。教学试验结果显示,“情境式”教学明显提升了课堂效率,学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学院一改以往过分突出语言技能培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利用新媒体等手段,教师将语言技能的学习和文化通识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更加全面的知识系统。
积极开展跨学院联动培养,丰富学生中外文化素养
学院因学校院系建制的历史原因,本身与文学院有着深厚渊源,确定实施“文化+语言”人才培养策略后,学院组成专门的教研改革小组,探讨了跨院联动培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两院领导的积极沟通下,首先与兄弟院系“文法学院”实施了联动培养,学院学子可以自由选修文学院部分非专业性文化通识课,到文学院开办的如“中外文化交流”“影视戏曲鉴赏”“文学书法课”等课程的课堂旁听。这有效增强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同时,学院不仅把联动办学的目光投向“内部”,也积极“向外”延伸。在校内,学院多次组织学子参与留学生的文化交流活动,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与留学生组成“一对一”的“结伴学”模式,这种学习方式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学生可与留学生在课内外积极互动,互相交流本国文化知识,丰富双方的异域文化素养。在校外,学院积极寻求与国外高校开展留学交流项目的机会,让有条件的学生能够体验到目的语国家的文化魅力,进而为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提供真实的环境。
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
课程改革、联动办学等模式毕竟是在学院带领下实施的由上至下、由内而外的文化学习模式,要想更加有效地贯彻“文化+语言”的人才培养策略,还需要学生从自身认识文化学习对语言学习、个人素养提升、新形势下自身发展的巨大作用,而学院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除了对课堂教学加强创新、引导,学院积极从课外寻求搭建学生学习新观念的渠道,组织举办了多次文学阅读、文化交流节、文化礼仪知识竞赛等活动,创立阅读周、阅读月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增进对世界文化渊源的了解,努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另外,还通过开办系列讲座的形式,引进优秀专家学者,为学生提供更加浓烈的文化习得氛围,让学生彻底认识文化习得对语言学习的裨益。
(任迎春 孙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