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点沙成“金”助村民致富

[db:作者]  2021-03-23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题图:大漠胡杨景区建成后,马江涛(中)带领村小的孩子们在景区观光。(资料图片)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日前,记者再次走进新疆和田市吉亚乡阔恰村。

    “最近我正忙着阔恰村乡村振兴的事,村里引进了几个项目,事情太多,忙得脚不沾地。”新疆工程学院驻和田市吉亚乡阔恰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马江涛兴奋地说,“我们村将投资5000万余元,建设设施农业,打造采摘游基地,还计划投入2000万元打造20家特色民宿,建乡村大舞台等。”一幅美丽乡村的迷人画面浮现在记者眼前。

    来到阔恰村,过去“晴天吃灰、雨天裹泥、村民住着破旧的土坯房”现象不见了,展现在面前的是道路干净整洁、全村绿树成荫、人居祥和安宁的美丽村庄。而在过去,这个村是当地有名的穷村,曾被打上“有女不嫁阔恰村”的烙印。

    2018年1月30日,80后党员马江涛被派到阔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个破破烂烂的村庄,竟有156套“把子房”。这种房子是当地老百姓用树枝捆扎起来,一把一把地围成墙体,里外再糊上一层泥巴,房子就建成了。

    “没有产业,没有就业,脱贫就是空话,更别说致富了。”马江涛说。

    阔恰村背靠塔克拉玛干沙漠。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么靠沙漠当然是吃沙漠了。可是,怎么个吃法才“香”呢?马江涛的第一想法是搞旅游。

    要搞旅游,得有投入,怎么办?马江涛先后联系了20多家旅游企业,然而,对方考察后都没什么兴趣,马江涛很沮丧。

    再大的打击也没有让马江涛退缩。他后来又联系了一家和田当地企业,谈了一番想法之后,这家企业终于同意投入1.7亿元资金,开发阔恰村这片沙漠的旅游资源。悬在马江涛心头的石头落了地。

    “沙漠开发,必须走生态保护的路子。”马江涛与企业达成一致,搞生态保护性开发,在发展旅游中不让沙漠受伤害。

    2018年9月5日,大漠胡杨景区奠基,10月1日黄金周开门迎客。沉寂的沙漠被鼎沸的人声打破了,骑马的、骑骆驼的、开沙漠卡丁车的、乘热气球的、骑自行车的,还有滑沙的,第一天就来了2万多人。

    阔恰村的村民过去哪里见过这么多人,村民吐尔逊做抓饭,一天卖了5000元;玉素甫卖烤肉,一天卖出一万多元。有的村民没见过这么大阵势,不敢贸然进商品,马江涛和工作队便替他们进了一批草帽,原本计划用整个黄金周来销售,结果第一天就卖光了。很多村民一下子心里有底了,主动做起生意来,有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一个黄金周,全村累计收入300余万元。

    2019年,马江涛又通过努力,将环塔里木汽车拉力赛引进大漠胡杨景区,并将闭幕站长期设在景区环塔营地。当年,仅活动期间景区就吸引20万人。

    大漠胡杨景区的成功,一下子打开了村民的视野,知道了生活还可以过得这么好。从此以后,村民们对马江涛这个年轻人更加刮目相看了。

    而马江涛并没有就此止步,在他看来,要脱贫仅靠旅游这一个产业还远远不够,得解决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马江涛经过考察,决定在村里建一个创业园,让村民不出村就能就业。这想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20间门面房先后建了起来,村民积极性高涨,创业园当年建成。“创业园为村集体带来收入20多万元,每户经营者还可以带动2到3个人就业。60多个人有了工作,一下子解决了就业大问题。”马江涛说,“村民的高兴劲儿跟过年一样。”

    受疫情影响,贫困户布威海迪且·艾力2020年没有出去找工作,他在村上的扶贫车间工作,每个月可以收入2500元。

    马江涛立足村子实际,量身定制脱贫计划,打造了“卫星工厂+创业基地+生态旅游”的“1+1+1”产业发展模式。2019年,阔恰村被自治区评为脱贫示范村和旅游示范村,2020年又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这些喜人变化的背后,离不开马江涛的付出,他在村里坚守了3年,带领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再忙、再累都是值得的,未来的阔恰村一定会成为人见人爱的美丽乡村。”如今,乡村振兴号角已经吹响,马江涛正带领乡亲们建设美丽乡村、和谐乡村,为老百姓过上更幸福的日子而奔忙。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1-03-24/201495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