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避免简单以条件、数量、排名变化作为评价指标。
资料图片
137所建设高校、465个建设学科,在为期五年的首轮“双一流”建设完成之际,如何评价建设成效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任务。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评价办法》)。
《评价办法》确立了哪些评价原则?在“破五唯”方面有哪些举措?如何进行成效评价和结果运用?对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和多位专家。
关注内涵,不唯排名和数量指标
“成效评价是对建设高校及其学科实现大学功能、内涵发展及特色发展的多元多维评价,其设计与大学排名、学科评估及绩效评价等有显著不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说。
因此,《评价办法》明确,评价遵循四项原则。
一是一流目标,关注内涵建设。聚焦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贡献与机制创新,在具有可比性的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不唯排名、不唯数量指标。
二是需求导向,聚焦服务贡献。考察建设高校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前沿科学问题和解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尤其是基础研究取得“从0到1”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情况。考察立足优势学科主动融入和支撑区域及行业产业发展的情况。
三是分类评价,引导特色发展。探索建立院校分类评价体系,鼓励不同类型高校围绕特色提升质量和竞争力,在不同领域和方向建成一流。
四是以评促建,注重持续提升。设立常态化建设监测体系,形成监测、改进与评价“三位一体”评价模式。
该负责人指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有其基本定位和特征,注重体系性,涵盖“双一流”建设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考察期末建设达成度、发展度和第三方评价表现度;注重诊断性,强化诊断功能和以评促建;注重集成性,开展定量数据处理、定性评估、第三方评价结果比对等工作,把建设情况综合呈现出来;注重发展性,需要不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调整完善。
“《评价办法》给出了明确的信号: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注重内涵发展,争创世界一流。”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认为,评价导向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破五唯”贯穿评价各方面
梳理《评价办法》可以发现,成效评价由大学整体建设评价和学科建设评价两部分组成,均按“前置维度+核心维度+评价视角”方式布局考核内容。
其中,前置维度考察建设高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治理体系改革成效”,贯穿成效评价各个方面,反映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党建引领和保障“双一流”建设、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等方面的表现。
核心维度是“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的集中综合反映。大学整体建设评价,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队伍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六个方面。学科建设评价,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
评价视角分为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分别考察达成水平、建设周期内水平变化、发展潜力,重视对成长性、特色性发展的评价,引导高校和学科关注长远发展。
“成效评价将‘破五唯’要求贯穿全方位、全过程和各方面,注重体现‘双一流’建设本质要求。”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说。
具体来看,一是开展多元多维多主体评价。统筹自我评价、专家评价、第三方评价,按不同评价方面、不同学校和学科类型,以区间和梯度分布等形式,呈现建设高校和学科的综合评价结果,不计算总分、不发布排名。
二是突出质量、服务和贡献。坚决摒弃数论文、数帽子的做法,避免简单以条件、数量、排名变化作为评价指标。在人才培养评价中,突出学生代表作、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等结果。在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中,重点考察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投入、社会服务贡献等。
三是优化评价手段和方法。实行水平评价与效益考核相结合、日常动态监测与周期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议相结合,以动态监测积累的过程信息与数据为主要支撑,建设周期内尽量减少评价对学校的干扰。
四是积极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探索建设成效国际比较,适时开展分类评价,研究建立建设高校分类体系,完善分类评价办法。
评价并非对“双一流”是否建成的评判
“双一流”建设强调动态调整,坚持滚动竞争、优胜劣汰、注重持续改进的价值取向,这也体现在评价结果的运用上。
综合评价结果将作为下一轮建设范围动态调整的主要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减小支持力度。
“这有利于避免以往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身份固化和‘贴标签’现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秉林说。
多位专家认为,“双一流”需要静心建设,久久为功,持续提高建设水平。
“‘双一流’建设目标的达成,不是靠行政发文‘宣布’或学校自我‘宣称’,也不取决于学生规模大小和学科布局结构是否综合。”钟秉林认为,关键是要激发学校内生动力,集中精力抓好内涵建设,让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优势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声誉得到国际学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教育部对此也有明确态度。
该负责人特别说明:“无论是高校自评、专家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的结果,还是综合评价的结果,都不是高校或学科建成一流与否的评判,要对‘双一流’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充分认识。”
该负责人表示,“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坚持久久为功,把精力聚焦到人才培养上、放在建设项目上,踏踏实实开展建设,用服务贡献的实绩体现特色、增强实力、展现水平,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发挥应有的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