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用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b:作者]  2021-03-25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华夏大地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众多民族通过不断迁移、通婚和血缘互融,形成了今天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格局,共同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

    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建设的未来主力军,他们对中华文化和民族共同体的认同状况,直接影响到所在地区乃至全中国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基础教育水平的影响,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视野不够开阔,中华文化基础知识薄弱,有必要在高校,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大的高校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的“三进”活动,构建系统的中华文化课程,加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认同,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亲近感和行为自觉性。

    中华文化课程体系集学理和实践于一体

    在高校开展的中华文化教育需要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既要介绍学理知识,又要与实践紧密联系。

    开设中华文化理论课程,从中华文化历史演进的经验中,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的内生性学理,阐释中华文化独特的思想价值和人文精神,树立中华文化学理体系。该板块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课程,可以再细分为不同专题,涉及古代不同地域的政府治理、哲学伦理、价值取向与人文精神、宗教发展、法治秩序等主题。二是中华现代文化理论课程,系统讲授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在共同建设物质、精神、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中所形成的治理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学习内容可以选取一定的文化典籍、著作和代表案例。

    开设中华文化鉴赏课程,主要介绍中华文化的社会生活知识与现象,引导学生欣赏、体验与礼乐教化紧密联系的文化现象,树立中华文化行为体系。例如戏曲、茶艺、烹饪、绘画、书法、文学、武术、体育运动、音乐舞蹈、工艺、医药、民俗礼仪、天文地理等。对于教师来说,这类课程既可以在课堂上开设,也可以邀请专家举办讲座,或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教学,带领学生到展现这些文化现象的地方实地考察。

    开设民族融合发展史课程,以民族地域为单位,介绍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同民族成员的历史演变及其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包括重要历史事件和影响意义,树立中华文化民族关系发展史体系。具体课程要根据高校所在地域的历史事实,运用真实案例,纵横古今,系统介绍新中国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进步,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发展,尤其是如何带领各族人民扶贫攻坚,共同发展,实现团结、友好、繁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体化进程。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例如参观博物馆和历史遗迹,进行项目考察,撰写实践报告等。

    开设民俗专业课程,将地方民族文化融入专业技术素养训练,建立文化创新体系。例如舞龙体育、基于中国艺术风格和中华文化故事的动漫创作,或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建筑设计或音乐舞蹈专业课程内容,让学生领会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类课程的教学可以借助实践基地,加强校际、产学研教育合作。

    开设文化研究课程,重点介绍研究中华文化历史、发展和创新的方法,构建本土化的文化研究方法体系。除了讲述研究方法如文化批评、田野调查、数字民族志、口述史访谈、焦点小组访谈、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文本分析等,还应按照学科融合的新文科建设思路,探索如何将区域民族文化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服务于地方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等目标。以实践项目带动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区、工厂乃至田间地头,在生产、社会实践中增强学习效果。

    这五个板块的组合遵循了中华文化教育的认知规律和逻辑关系,是集学理、赏析、历史、实践和研究于一体的综合课程体系。大学生可以从中深刻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精粹思想,从实践中获益,激发其中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促成文化共识、价值共识、历史共识和学术共识。

    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中华文化课程体系构建

    在构建中华文化课程体系及教学中,应注意如下方面:

    首先,丰富中华文化课程内容和课型的建设。课程内容既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展现当代中华文化的发展;既普及文化基础知识,又传授文化技能;既回溯我国各民族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交往关系历史,又展现各民族互帮互爱、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的新气象。要彻底改变过去中华文化课程只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的配角地位,打好组合拳,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让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学生思想。

    其次,创新中华文化课程的教学模式。高校需专门开辟中华文化教学模块和教研中心,探索体现中国国情发展的科学的文化理论。高校要发动多专业教师,激发他们从事中华文化教育的积极性,协同育人,创新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形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施智慧教育,运用5G网络技术,服务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的智能学习新要求,长短结合,开发不同主题、内容的在线开放和中华文化沉浸式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以此为载体推动智能学习空间建设,推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中华文化课程学习选择。此外,发挥各民族学生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在中国高校慕课联盟、“学习平台”等线上教育平台增加“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栏目,整合现有多媒体资料,给学生提供更多、更有趣的学习素材。为了深入了解中国辽阔的疆域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现实,还应该加强学生的中华文化实践学习,通过跨地域高校联盟,创建多地中华文化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民族风貌与经济发展,参观体现民族融合共建的博物馆、文物展览和历史遗迹,举办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比赛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再其次,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构建友爱和谐的校园文化。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需要在友好和谐的民族大团结环境中进行。学校创建有效民族沟通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引领作用,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维度和个体差异,为少数民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2016年起在一些高校开展的“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即教师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正是在师生之间开展的交流、交往、交融活动。该活动体现做深做实“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精神和现实需要,是一条符合民族地区高校实际的创新性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此外,学生们在课余,通过主题班会渠道或利用社团组织开展中华文化大赛、中华文化溯源活动、民族团结联谊、多民族体育比赛等多民族文化活动,塑造了良好的民族融合校园文化。

    最后,加强对多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认同感的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是长期的教育工作,需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民族团结教育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不同地域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各维度的认同呈现较不均衡的状态,有必要基于不同民族区域和族群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发展对中华文化认知和认同的评价标准。可纳入评价体系的知识维度包括中华民族中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民族交融的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发展,中华习俗和思维文化,各民族之间互帮互敬与共同工作、生活、发展历程等。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1-03-27/201503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