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所新建校的教师“培养经”

[db:作者]  2021-03-31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熊关曼老师(右一)在为新入职教师讲解班主任工作技巧。 校长石锡伍(左一)参加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研讨。 老师们在听公开课。本文图片均由学校提供

    在前不久举行的厦门市第五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上,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有16名教师获奖,而该校只有228名教师。这在厦门的学校中可谓首屈一指。作为一所建校不到6年的新校,校长石锡伍有自己独特的教师“培养经”,他在带领教师在各类教学技能比赛中磨炼技能的同时,也让学校的教学质量广受认可。

    “小白”变身讲台“达人”,先过五关

    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创办于2015年9月,建校伊始,新入职教师占了大多数。而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学校从最开始的不到10位名师,发展到现在拥有省级名师、卓越教师、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共计57名,占到全校教师人数的四分之一。在各种教学技能比赛中,学校教师总是榜上有名。为此,厦门市教育局还专门到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引导全市向该校学习。

    如何在短时间里让大批教师从“小白”变身讲台“达人”?最主要的就是进行系统而严格的训练,并通过对教师职业生涯进行长远规划,让每位教师都找到自己的坐标。

    在校长办公室,石锡伍向记者展示了一张“教职工职业规划书”。在这份表格上,教师哪年入职、参加过哪些培训、担任什么职务、即将参加哪些学习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从签订入职协议的那一刻起,学校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就按下了启动键。

    2017年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的曹素梅,已经有两次全市教师技能大赛的获奖经历。“自己在教学技能上有所收获,主要得益于学校系统化的培训。”曹素梅介绍,自己硕士还没毕业,学校就为她制订了培训计划,包括到校了解情况、听课等,入职后,她很快就和十多位新教师一起参与到各项培训中。

    不仅培训内容丰富系统,想要通过考核,还要过“五关”。第一关在实习期,由石锡伍和教务处负责人、年段长、教研组长组成听课小组,听新教师上公开课。第二关在转正时,学校成立评审组,只有“转正课”合格才能转正。第三关是正式定级为一级教师前,学校对新教师还要进行考核,合格后由校领导宣读文件,在满满的仪式感中,新教师从此踏上从教之路。“算上‘钢笔字、毛笔字和粉笔字关’‘信息化设备使用关’,就是整整‘五关’。”曹素梅说。

    让曹素梅印象深刻的还有自己的两位师傅。从教学重点的处理、板书怎么更加醒目,到课堂纪律如何把控,学校化学教研组组长郑小林每一次来听曹素梅的课,都是一次培训。而厦门市教科院教研员王锋则主要在教研、科研等方面对她进行指导。

    “一名新教师要从‘小白’变身‘达人’,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当他们心里有‘货’时,走到哪里都不会慌。”石锡伍常告诉教师,要成长为有话语权的教师,靠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校长当教练,赛场当成“练兵场”

    “每次比赛训练,校长都会亲自当教练。”学校初二地理教师郑月芬说。在厦门市第五届教师技能大赛中,她获得了特等奖。

    在学校工作5年来,郑月芬几乎每学期都会参加比赛,而每次比赛,石锡伍都会来当教练。“技能大赛前的训练中,校长让我把节奏放慢,不要急着往前讲,这对我帮助很大。”郑月芬说。

    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傅闰冰说,石校长是从一线成长起来的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福建省中小学教学名师,也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他来给这些年轻人点评,大家都很服气。

    除了学校内部的辅导,碰到重大比赛,为了扩大教师的学习面,学校还会外聘教练。曹素梅介绍,参加技能大赛的教练都是一对一或二对一,而由谁当教练,则由参赛教师本人指定,然后由学校去聘请。“学校在教师培训上花了很多心思,自己能做的,就是刻苦学习。”

    教师技能大赛不仅锻炼了教师的基本功,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催化剂。“很多老师除了在大赛中得到锻炼,在日常教学与教研中也逐渐能够独当一面。”傅闰冰说。

    “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比赛,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希望教师以比赛为舞台,在‘真刀真枪”的训练中提高本领。”石锡伍介绍,除了参赛,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例如,厦门市教育部门每年都会选拔优秀的中青年教师作为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象。学校美术教师胡瑶便是其中一位,经过层层选拔以及各种指标的考核,胡瑶在短时间里成长迅速,获得了全市教师五项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等奖项。

    “如果一位教师只是把教书作为‘挣一份工资的差事’,那他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多年的从教经历让石锡伍体会到,一名好教师,仅具备专业能力是不够的,最首要的还是拥有职业荣誉感和敬畏心,“我不仅希望能在教学上做他们的‘教练’,也希望能在师德上做他们的‘教练’”。

    每年新教师入职培训,学校都会组织专门的师德培训。在石锡伍看来,师德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既要激发教师从教的责任感,也要给教师足够的尊重。

    校园里有一处小小的文化公园,公园的林间小道上布满了脚印。每位教师都会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脚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校记住每一位在这里付出过青春和汗水的教师。

    这样的细节,也融入到了教师激励的点点滴滴。每年新入职的研究生通过转正考核,或是教师有职称上的晋升,学校都会举行典礼,石锡伍为他们颁发证书,以这种仪式感来增加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技能与教学双过硬,让教师摆脱“苦教”

    要培养老师成为比赛型选手吗?石锡伍的答案是“不”。

    技能比赛是一时的,而专业成长却伴随教师终身。在重视对教师基本能力培训的同时,学校注重打造“精、活、实”的教学文化,引导教师认真对待每一堂课。

    石锡伍介绍,“精”是指精准把握课程标准、精选课堂教学内容、精练课堂教学用语、精挑课堂练习题目、精心设计校本作业、精准把握学生学情。“活”重在激活,做到课堂引入有助于激活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有助于激活学生兴趣,问题设计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教学环节有助于激活课堂氛围。“实”则指注重教学实效,确保学生一课一得或一课多得。

    “刚工作时,我觉得一篇小学语文课文有什么难教的。但是教研组和自己的师傅,对每一篇课文的文本都细细解读、认真分析,同课异构也让我看到了同一篇课文的不同教法。”毕业刚两年的新教师刘羽佳说。

    谈到怎样做到“精准”,刘羽佳说起了作业管理这个话题,“我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和教研组长一起研讨后才确定的,更符合学生的学情。”

    学校还经常以教研组为单位,聘请专家来学校举行课标解读、课堂教学、质量分析技术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前不久,一场“精、活、实”课堂展示,也就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入融合展示课活动在学校举行。全校20多个教研组推荐27名教师参加比赛。比赛中,运用一体机、极简技术等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成为一个亮点。

    现在的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文体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奖项。“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如果教学质量上不去,其他都会成为空谈。”石锡伍说,“我们花大力气对教师进行培养,提倡‘精、活、实’的教学文化,目的就是让教师摆脱‘苦教’的状态,而学生也不用‘苦读’。”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1-04-01/201526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