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的孩子》 舒辉波 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作为专注现实主义创作的中生代儿童文学作家,舒辉波的创作游走于纪实与虚构的中间地带,作品风格沉稳而扎实,诗意又温厚,不避人性之脆弱芜杂、直击生活之真相,既体现了儿童文学反映生活所应有的题材宽度,也一定程度抵达了少年心灵成长的意涵深层。他的新作《逐光的孩子》以一名大学生支教志愿者的视角,讲述其在神农架山区小学支教的经历,是一部对贫困乡村儿童生活现实与心灵图景、乡村教师的困境与坚守、支教青年的人生选择与生命价值等问题的深度挖掘,反映我国新世纪以来乡村教育发展与变迁的儿童文学力作。
3月28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联合湖北省作家协会在北京举办《逐光的孩子》作品研讨会,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徐德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徐妍、太原师范学院教授崔昕平等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该书的创作特点和思想价值。
邱华栋认为,舒辉波是一位成长型作家,《逐光的孩子》是他创作中一部标志性作品,独具魅力的叙事结构、充满诗性与哲思的语言、生动可感的细节,反映乡村教育者和山区孩子共同成长、一起走向光亮的过程,在当下的时代大背景下极富意义。
在徐德霞看来,《逐光的孩子》与其他作品最大的不同就是双向成长、双向救赎,支教志愿者帮助了当地的孩子,他本人也得到了救赎和成长。张莉也表示,该书写出了一个支教年轻人和他所支教的乡村应该有的关系——并不是完全给予,而是一种平等,他和孩子们的交往是一个互相疗愈的过程,这是小说最迷人的地方。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作者用真诚与悲悯的姿态,直面山区孩子生活的艰辛与乡村教育的困境,在对人物与现实抗争的描写中艺术地超越苦难,升腾起希望之光,彰显出一种可贵的理想主义精神。值得一提的是,作品塑造了个性鲜明又富时代感的人物新形象,一方面着力刻画乡村教师身体力行地引导孩子循着梦想顽强而执着地向上生长,另一方面也深入刻画了支教老师与山区孩子在相互的扶持中,在不断发现自我、重塑自我,感受到人生的宽广,个人精神得到升华,在现实中叩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作品的语言延续了舒辉波一贯纯净典雅的诗性风格,叙事温婉从容,具有独特的个人美学风格。
舒辉波介绍,《逐光的孩子》一书的人物原型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范献龙。2004年至2011年,范献龙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下谷坪民族学校(原神农架林区下谷中心学校)做了7年支教老师。其间,范献龙在下谷坪第一个使用多媒体教学,第一个募集资金设立助学金,第一个引入社会力量共建校园,第一个倡导开办家长培训班……他背着笔记本电脑,带着投影仪,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培训家长1000余人次。从下谷坪到城关镇、松柏镇160多公里,从学校到最远的孩子家近90公里,遇到大雪封山或山体滑坡,只能靠步行。他几乎对每一个学生都做过家访。4000多公里,这是范献龙支教期间走过的路。他会成为孩子们心底的一粒种子,伴随孩子们长大。
“最大的改变是人。”范献龙说,孩子们学成之后大多回到家乡,有当老师的,有进政府部门的,更多的是自己开办民宿或者进了旅游公司。当地多雪,先前让人出行不便,现在已经有了五个滑雪场,造福百姓。
教育扶贫着眼未来,需要几代人接续努力;教育扶贫培养的是新农村的新主人,改变的是几代人。舒辉波坦言:“写作《逐光的孩子》时,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孩子们稚气天真的脸庞和亲切闪烁的眼睛。他们有的是我的访问对象,有的是我支教时的学生。我想,不是我书写了他们的生活,而是他们让我看见了更宽广的世界。那些追逐着光的人,自己也成了光。他们传递心中的火把,把光和热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照亮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