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没盖,名声在外”“房子没住,就可入读”“除了学校,没啥配套”“名校冠名,一挂就灵”……近年来,各地新建名校冠名学校数量激增。本应是正常的教育配套,却演变成为众多开发商炒作的热点,形成“名校环城”乱象。我们需警惕各地义务教育阶段“批量复制”的名校拉高房地产市场热度,影响“房住不炒”政策落实,最终损害民众利益。
随着当前多数城市新区的发展,一些名校搬迁或建分校,有合理性和必然性。一方面,新区发展,自然要配备相应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一些学校自身发展也需要新的空间,新城区正是不错的选择。因此,在教育资源合理分布的前提下,“名校环城”不能被一概否定。
然而,名校资源在向新区迁移过程中所出现的“名校环城”乱象却必须遏制。例如,一些新区名校不过是概念先行,不仅“学校没盖,名声在外”,而且不少本就属于“贴牌”名校。此外,一些“名校”成为开发商的营销利器,而实质往往“货不对板”,甚至开发商承诺落空,业主孩子上学都成难事。对这类现象,显然需要有针对性地规范,因为它不仅损害了部分购房者的权益,也在加剧社会的住房和教育焦虑。
面对这种乱象,一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应的规范措施。例如,吉林省教育厅近日发文,防止人为炒作学区房,缓解家长因为择校购房产生的巨大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而北京、长沙等地也对集团化办学规模作出限制,同时规范一些名校的输出模式。
乱象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不是教育部门的单方面治理就能解决,关键在于各级地方政府必须站稳立场,坚决打击开发商炒作营销。一些地方在土地拍卖前会暗示开发商将为相关地块配套“一类学校”,即名校冠名学校。这显然就从源头上增加了开发商炒作名校概念的空间。
遏制“名校环城”现象,还需要政府部门真正花大力气推动教育公平,转变观念,用长远眼光看待新区教育发展。当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再失衡,开发商炒作学区房的市场空间也就自然能被抑制。教育资源在新老城区的分配,应该尽力平衡,严格按照需求来供给。新城区教育的发展状况,考验着一个地方对于基础教育的真正重视程度。地方政府应该主动避免对所谓名校的迷恋,切切实实加大新城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名校不是一天能建成的,遍地是“名校”最终伤害的是一个地方的教育良性发展生态。如果新区教育发展也跟着过去的“名校”概念起舞,最终成就的只会是“学校批售牌子,房企赚足票子”。它不仅不能真正提升一个地方的教育水准,反而会进一步刺激社会的教育焦虑。对其危害,不可不察。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