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于2019年7月25日,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孟洪辉老人家中
“我曾祖父年轻时就牺牲在战场上,是国家将我爷爷抚养成人。后来,爸爸也参军在北京当了6年兵。到现在,我甚至不知道曾祖父的名字。”2017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孙京莉向刚刚组建的“寻英调研团”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开启了寻访老兵的征程。
4年来,团队成员以“寻访老兵故事,传承革命精神”为己任,足迹遍布了全国7个省、自治区,寻访了近百名老兵,形成了老兵故事合集《寻英志》、访谈实录《我与老兵的对话》、学子感悟《田野日记》等文字材料40余万字,收录的老兵音像资料剪辑成纪录片《百年兵魂》。
“我只想再多活两年,可以亲眼见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国家的建设成就。”时年89岁的老兵孟洪辉在2019年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团队寻访的100位老兵,多为农民、退休工人、乡村教师等基层工作者。在历史中,他们是无名的中国人;在新时代,他们是平凡的老百姓。孟洪辉的这句话让一群生活在和平年代、原本只是想与老兵“聊聊天”的大学生,在心中埋下了想让更多人知道老兵故事的种子。
寻访过程中,团队成员有幸见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一等功的飞行员刘绍基,他曾经创造了用螺旋桨式轰炸机击落喷气式歼击机世界之最的胜利战绩。1951年抗美援朝战场上空,刘绍基驾驶螺旋桨式轰炸机与驾驶着新式喷气式歼击机的美国空军相遇。美军凭借着优越的飞机性能和精湛的飞行技术包围我方机队,来势十分凶猛。子弹从刘绍基旁边飞过,打破了飞机座舱盖,半边脸的鲜血流在草绿色的飞行服上。他不顾自己的伤痛,对准敌机向前猛攻,7分钟的激烈空战,击退了敌人四五十次的进攻,最终取得了胜利……刘绍基说:“敌人虽然有喷气式飞机,但他们怕死。只要咱们能沉着、勇敢地瞄准他们,就一定能撬他下来!”
团队成员鲁奕轩在日记中写道:“村委会接送的哥哥说,去年一位90多岁的老兵去世了,我们采访的老兵们,普遍都80多岁了,而参加过更久远战争的老兵则更年迈。”这让调研团的工作充满了紧迫感,也让团队成员们深深感受到寻访与传承的责任和使命。
每一位平凡英雄的背后,都蕴含着保家卫国、不畏牺牲的老兵精神,这样的精神是代代相传的。在团队寻访中,还曾发现了一家祖孙三代都参军入伍、投身祖国建设的感人事迹。通过进一步了解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团队成员意识到,老兵精神的传承,不应只留存在家风传承中,如何影响到更多青年学子,成为“寻英调研团”面临的新课题。
“如果血与火写成的历史变得语焉不详,我们对不起那些为此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的所有老兵。”随着调研不断深入,资料不断增多,调研团成员深感资料的采集整理任务艰巨,同时也意识到,讲好老兵故事,是传承老兵精神的有效方式。时光不负有心人,4年的艰辛探索,“寻英调研团”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建立了“一室一库两团多基地”的老兵精神传承新模式。
老兵精神研究室将4年的寻访材料整理、归类、总结,补充历史背景、人员简介、相关文献,形成了立体多元的老兵故事库,作为高校老兵精神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之后,学院还成立了老兵精神宣讲团,通过讲故事、学党史,站上讲台、走进中学、深入社区,让更多的人认识了那些平凡中见伟大的英雄。
如今,老兵精神实践团的成员还继续奋斗在寻访老兵、收集资料的路上。一方面,实践团通过线下寻访,与经历过烽火硝烟、从战争年代走来的老兵们深入交流;另一方面,他们将目光转向身边的红色人物,通过线上采访、电话采访等形式,挖掘他们投身军旅、保家卫国的光辉事迹。
团队成员曹思怡表示:“从老人深邃沉静的眼神中,我能明显地感觉到那个年代的执念与信仰,他们的故事不为人知,随时间和皱纹流逝,但他们心中的热情与希冀,仍经久不息。”一个人就是一部历史,一群人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老兵故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讲好老兵故事,使更多的力量参与其中,团队于西安建大建立了老兵故事学习基地,并与三原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渭北革命根据地等合作共建大学生红色教育学习基地。
在团队成员的号召下,约12000人接受了超过260学时的老兵精神学习,在这些学生当中,吸纳了270余人加入老兵精神宣讲的行列之中。团队发起人孙京莉同学说:“通过几年的寻访,我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我要让老兵们看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经得住考验、担得起责任的。我们要秉承老兵精神,让老兵放心。”
寻访老兵故事,学习老兵精神已经成为团队成员的每日必修课,老兵精神深深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在学校里,他们已经成为专业学习、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等各个方面的榜样。在社会中,已经毕业的实践团成员正在他们的岗位上,发扬着不怕吃苦、无私奉献的老兵精神。
团队指导教师机电工程学院张皓讲道:“寻访老兵故事的过程是艰辛的,学生利用每一个寒暑假,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走过的每一个村镇,都不会漏掉一位老兵。他们整理故事、讲好故事的过程,就是对老兵精神的践行。”
调研团的成长历程,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学校和学院的关注与支持,“英雄需要被铭记,精神需要被传承,这群学生通过寻访老兵,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对老兵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希望。”学院及校团委领导为调研团这样点赞。
调研的步履不会停止,精神的传承任重道远。未来,团队将进一步探索实践传承和弘扬老兵精神的有效方法,引领青年一代不畏艰难困苦,牢记初心使命,敢于斗争亮剑,做新时代老兵精神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践行者。
(张皓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