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2月底,中国工农革命军在龙江书院创办了军官教导队。张泰城 摄
我们常在一些影视剧中看到,国民党军官在打不过红军时,就讥笑红军打仗是“野路子”、红军将领是“土包子”等。有些观众也因此误以为红军将领是缺乏军事知识和能力素养的“大老粗”。事实上,红军官兵虽然大部分来自农村,文化起点不高,很多人参军时甚至是文盲半文盲,但参加红军队伍后,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们十分重视学习,也非常善于学习,在学习中茁壮成长,其中许多人成为了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人才。
红军官兵主要来自贫苦工农子弟,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军事技术差等问题,并深受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这种状况显然与红军的性质和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红军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除打仗消灭敌人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建立共产党的基层组织等重大任务。因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红军的学习教育,创造了各种条件让红军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
红军的政治学习和教育,大多是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或结合日常活动开展的,如官长作政治报告、党代表上政治课、讲革命故事、唱革命歌曲等。政治学习教育主要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讲社会主义革命,讲中国民主革命性质等问题,同时还讲土地革命、阶级斗争、创立红色政权、建立根据地等。通过政治学习,红军官兵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明白了革命道理,知道了为谁扛枪、为谁打仗。这是红军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根本原因。
军事是重要学习教育内容。井冈山时期的军事斗争是异常残酷和频繁的,按常规,普通的兵要训练半年一年才能打仗,但红军往往是昨天入伍今天就要打仗。因此,红军总是随时随地利用一切条件学习。如在行军时,学习侦察、遭遇战、伏击战等战术动作;在宿营时,学习警戒、修筑工事、测量距离等战术;在作战时,预备队在不妨碍战斗任务的情况下进行军事战术观察学习;战斗结束后,召开军人大会,总结战斗的优缺点,让战士们学习、了解战斗的经验和教训。
文化学习通常与政治学习结合在一起。井冈山时期就曾规定每人每天学5至6个生字。识字的方法是每天记熟一条标语口号,如“实行共产主义”“红军不拿工农一点东西”“打土豪、分田地”等,这样既记熟了标语口号,又识得了生字,很容易学,也不会忘记,还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红军战士还将生字写在布上,行军时贴在前面战友的背包上,一边行军一边学习。
红军不仅高度重视官兵的在队(不离开战斗部队)学习,还努力创造条件让官兵离队进入学校学习,并为此创办了各种军事政治学校。1927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龙江书院创办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军官教导队,培养部队的下级军官和地方武装干部。学员从部队里及地方武装中选调,是基层军官和工农积极分子,共100余人,分为四个小队。教导队每天三操两讲,学习内容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学员还要经常下乡做社会调查,调查内容涉及行政区划、人口、阶级、土客籍矛盾、土地占有情况、文化风俗等。红军军官教导队开创了红军培养军政人才的历史,被誉为人民军队“军政院校的摇篮”,它是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军政大学、国防大学的前身。国防大学的校庆日,就是红军军官教导队成立的日子。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等领导人经常到军官教导队上课。毛泽东讲课生动形象,每一次讲课都给红军官兵以很大启发,红军官兵亲切地把讲课称之为“毛委员发饷”,意思是毛泽东讲一次课,就像给士兵发了一次饷那么重要,士兵的思想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时隔半个多世纪,当年的学员谭震林还能生动地讲述毛泽东用乡间常见的水车舂米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革命的道理。他说,毛泽东一边打着手势,一边说:“大家都知道舂米吧!舂米的方法,一个是你拿着棍棒,我拿着棍棒,你顿一下,我顿一下,把谷子舂成米。另一个方法是用水车,上面安一根棒子,棒子上捆块石头,水一冲,水车不停地转动,下面的石臼就不停地舂米,这个方法就革了前一个方法的命,更进步了。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机器碾米,机器转动起来,谷子很快就变成米,这又是一场革命,又进步了。”“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什么?革命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所有用人力的生产,变成用机器的生产,要达到这个目的靠谁呢?靠群众自己。那么群众怎么知道革命的道理呢?那就是靠我们共产党员去给他们讲。”
红军官兵通过学习很快实现了从老百姓到革命军人的转变,掌握了革命的道理,懂得了革命的性质和意义,坚定了理想信念。他们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多次“进剿”“会剿”,创造了黄洋界保卫战等战争奇观,造就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我们党领导人民依靠学习走到今天,未来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学习,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