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明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闻回放
历时三年,山东师范大学校园欺凌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张文新教授率领团队调查了几万名遭受校园欺凌的中小学生。调查结果显示,19.9%的学生会卷入校园欺凌事件,其中受欺凌者占16.2%,欺凌者占0.9%,既是欺凌者又是受欺凌者的占2.8%。当孩子受到欺凌后只有40%左右的孩子会告诉家长或老师,大多数孩子会选择独自默默承受。
主持人语
校园是个“小社会”,学生是校园里的“社会人”。学生之间难免发生冲突,严重的成为校园欺凌事件。校园欺凌能否根除?现实并不乐观。受欺凌的学生缘何不愿意将实情跟家长、老师分享?老师为何成为“最不可能告诉的人”?下面三位同学从不同角度给出了思考。
近年来,校园欺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各项研究逐渐深入,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逐步形成。然而,不少孩子依旧深陷“沉默的噩梦”。校园欺凌治理之难,很大程度上源于校园欺凌本身的“隐蔽性”。
校园欺凌的方式很隐蔽,除了殴打、辱骂、毁坏私人财产、传播谣言、恐吓等明显方式,还有更多难以被察觉的隐性方式。例如无形中的孤立和排挤、故意为之的嘲讽、别有用心的挑逗和教唆等。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校园欺凌还在网络上开辟了新的“阵地”。言语、图片、视频、超链接都能化身为欺凌的“载体”,欺凌者动动手指就能给予被欺凌者莫大的痛苦。
另一方面,被欺凌者也存在隐蔽性。被欺凌者的隐忍、旁观者的沉默、欺凌者的威逼利诱,使得校园欺凌往往发生在“灰色地带”,欺凌现象自动“隐身”。对被欺凌者而言,隐忍既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是因为社会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甚至一部分被欺凌者本身也是欺凌者,出于报复、解恨等对抗心理,将其受到的伤害施加他人,造成校园欺凌的恶性循环。这种“角色对换”的背后,隐藏着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巨大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对于欺凌者,不能抱着“非黑即白”的观念将其“一棒子打死”,而校园欺凌所波及的孩子们也不能简单划分为受害者和施害方。从欺凌者的身世背景、人生经历和社会关系出发,找到最深层的原因,才能窥见欺凌心理和现象的根源所在。
治理校园欺凌,唯有不放过每一个“隐秘的角落”,光才能重新照到孩子身上,学校才能重新成为学生的庇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