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驻地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供图
邓颖超题词“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供图
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进行了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庆谈判,周恩来同志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这里同反动势力展开了坚决斗争,邓小平同志在这里领导中共中央西南局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重庆涌现了大批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如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的赵世炎等人,英勇善战、屡建功绩的王良等人,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江竹筠、王朴、陈然等人,严守纪律、勇于牺牲的战斗英雄邱少云,等等。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
——习近平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重庆这块英雄的土地上,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革命斗争实践锤炼、孕育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在斗争中形成
全国抗战暴发后,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工作,成立了中共中央长江局,1939年1月又解散长江局,成立中共中央南方局(最早称西南局,以下简称南方局),周恩来任书记。南方局领导中国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江苏、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等地区中共党组织,以及部分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抗日武装斗争。
南方局共产党人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统战工作,重庆谈判的开创精神,相忍为国、协商解决争端的协作理念,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民族气节,以及重庆解放前夕,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共产党人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壮举,共同铸就了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彰显党员品格
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一样,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红岩精神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魅力和浩然革命正气。
崇高精神境界。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民党统治区风雨如磐的险恶环境中处变不惊,以自己青春、热血和宝贵生命捍卫革命信仰,体现了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崇高精神境界。红岩英烈车耀先在共产党员的影响之下,认定马克思主义才是一切被压迫阶级与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的不二法门。他主持创办《大声》周刊,宣传抗日救国,传播革命声音,把它作为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块宣传阵地,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在被捕入狱后,面对严刑拷打,车耀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并且利用在狱中管理图书的机会,增订进步报刊,传阅进步图书,把狱中图书馆变成了难友们的精神食粮供应处和通讯联络站。1945年抗战胜利,在监狱中被关押了近五年的车耀先乍闻喜讯,挥笔写下诗句,“喜见东方瑞气升,不问收获问耕耘。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高尚思想。
坚定理想信念。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弥天大勇”赴重庆谈判的毛泽东,争取和平民主,让人民免受战争之苦。长期坚持在重庆的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战斗在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革命志士们,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己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顾全大局,共赴国难,在伟大的斗争实践中表现出以崇高神圣的使命担当、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和旗帜鲜明的民主追求为核心的坚定理想信念。周恩来在艰苦险恶的斗争环境中提出了“要使五千党员成为隐蔽的、坚强得力的、与群众有联系并善于影响和推动群众的干部”等原则。正是在精神力量的感召下,国民党统治区涌现出大批进步青年。他们带着崇高神圣使命,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最终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巨大人格魅力。红岩志士红心向党的笃定信念、廉洁自律的人生信条、乐观豁达的处世智慧以及至大至善的品节追求,都是人格力量的彰显。在周恩来农历45岁生日时,他婉拒大家给他贺生的好意,只让厨房为他做了一碗普通挂面作为纪念。吃过面条,周恩来继续工作,一干又是几个小时。当晚,他就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我的修养要则》凝聚着共产党人廉洁自律,始终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和人民连在一起,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贡献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的本色和信条。
浩然革命正气。革命先辈们为国尽忠的革命气节、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和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体现着红岩精神的特质。1938年12月,日军大本营发布了《大陆命第241号》,下令对中国开展“制空进攻战”。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陪都,成为遭受轰炸规模最大、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损失最为惨重的城市。当时,国民党顽固派的特务组织在办事处的红岩嘴、化龙桥、曾家岩一线安排了几十个特务坐探,以卖香烟、花生,开茶馆、酒店为掩护,对共产党方面人员进行严密监控。南方局工作人员走到哪里,都有特务跟踪,并随时有被捕入狱的危险。但他们从来没有为此放弃自己的革命理想,而是怀着“要牺牲,我们一块儿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赤胆忠心、临危不惧,在极端危险的环境下坚持斗争,誓为真理而抗争,充分表现出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和革命气节。
红岩精神永远放射光芒
红岩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品格,铸就了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立足新的时代条件,弘扬红岩精神,对于自觉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断书写中国共产党人新的精神史诗具有十分宝贵的时代价值。
全面从严治党。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从渣滓洞狱中死里逃生的共产党员罗广斌,牢记难友们嘱托,整理出同志们在狱中对党的建设问题的讨论和意见。12月25日,他向中共重庆市委递交了《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其中第七部分就是“狱中意见”,共八条: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五、切勿轻视敌人;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八、惩办叛徒、特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红岩精神,就是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群众,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地位,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以零容忍态度和高压态势同腐败作斗争,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强化学习教育。白公馆监狱旧址一楼监室里,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格外夺目。1949年,当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狱中,难友们欢欣鼓舞,用红色被面作红旗,黄色草纸作五星,制作了这面寄托着希望和力量的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红岩精神,就是要把红岩精神融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通过专题教育、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等方式,提升学习教育效果,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是要把红岩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理论教育主渠道作用,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讲好红色故事。1961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长篇小说《红岩》,全书共30章。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英勇斗争和壮烈牺牲的场面。《红岩》一经出版就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并畅销至今,影响了中国几代人。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红岩精神,就是要从硬资源和软资源两个方面着力,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作用。在硬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要注重对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物的保护,要对“红岩联线”提档升级;在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要坚持大历史观,加强对红岩精神的研究,加强艺术作品创作,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红岩故事的感染力,切实发挥红岩精神凝心聚力的巨大作用。
(作者单位系西南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