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柳湜:师范教育是教育建设的根本

[db:作者]  2021-05-30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柳湜(1903—1968),男,湖南长沙人。1921年,柳湜来到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教书,并结识了毛泽东、李维汉等湖南党组织的负责人,思想更加倾向革命。1928年,柳湜加入中国共产党。

    国难时期,柳湜曾撰写《学生运动的理论与战术》《自学论》《街头讲话》等文,提出非常时期应该有非常教育,鼓励青年自学,并利用假期教育别人,宣传群众抗战。

    1941年初,柳湜来到延安,出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其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教育厅厅长,主张民主教育,强调“群众需要与自愿”的教育原则。

    其间,柳湜主持制定了《1942年教育工作计划大纲》,确定了边区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其目的是巩固边区教育的基础。

    1944年10月,柳湜主持召开边区文教代表大会,提出了培养知识分子、开展群众教育运动的边区教育方针。他特别强调,群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消灭边区的文盲。

    新中国成立后,柳湜先后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教育部视导司司长、《人民教育》总编辑、教育科研所所长,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等职。他参与制定20世纪50年代初期教育方针政策并贯彻实施,先后提出高等师范院校校长要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的体制;师范大学必须研究中学教育问题,建立教学方法研究;师范院校必须重视科学研究,编教科书是名副其实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办函授教育,提高中学师资等主张。

    柳湜曾这样表达他对师范教育的理解,师范教育就好比工业中的重工业,机器中的工作母机,它是国家教育建设的根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他认为,过渡时期的师范教育要着重解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讲义讲稿问题;师范院校的组织机构一定要适应教学的要求;师范院校必须突出师范的特点等。这些观点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针对学校组织机构混乱、教师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等问题,他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我国建立适合国情的教育制度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报记者 郭馨泽 整理)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1-06-02/201712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