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创建应用人才基地 创新产教融合模式

[db:作者]  2021-06-01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在山推股份有限公司接受技术人员指导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接受评估专家指导

    作为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的高校,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年来,济宁学院作了大胆、艰苦的探索。学校坚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紧紧围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抢抓机遇,锐意改革。2014年7月,学校与济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高新区大学园共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济宁高新区是国家级别高新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引领区,已建成工程机械、光电信息、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4个国家产业基地和国家北斗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小松、巴斯夫、华为、海尔等世界500强企业落地投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0家,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达到200家,山推股份、英特力光通信、泰丰液压、辰欣药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居全国同行业前列。高新区聚集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两名、海内外合作院士12名、国家级别重点人才23名、省“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5名,常驻外国专家300余人,拥有产业技能人才3.5万人。高新区大学园占地面积320亩,建筑面积22.82万平方米,建有图书馆、教学实验楼、公寓、餐厅、操场等教学基础设施。学校充分利用高新区丰富的公共资源和企业密集优势,建立了实验室、实训室、工作室等教学设施,与124家企业分别建立了“共同发展联盟”。学校先后选择与高新区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29个专业高年级学生入驻基地学习。经过7年发展,基地已成为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基地、创新创业基地,拓展了学生专业成长平台,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平台作用、窗口效应逐步呈现。

    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发挥济宁高新区行业企业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引领作用,加强专业分析、调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下的“1234”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结合本科专业国家标准、新工科要求和专业认证标准,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培养方案更加符合新时代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促进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教学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更加优化。入驻专业与合作企业联合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定期交流行业需求信息,分工实施课程教学和项目实习实训,建立了校企双方相互指导、监督与促进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不断优化适应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入驻基地专业主动调整课程目标,把职业课程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把岗位职业标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既强调学科基础的重要性,又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不断优化以通识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为基础平台,以专业方向课程、实践课程、职业课程等为模块的课程体系。经济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实现了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的对接,行业高管与任课教师共同探讨授课内容、联合开发特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新的教学技术将经典概念、基本原理与企业工作的真实案例、实务单元进行有机融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山推、伊顿液压公司合作,把企业操作规范和工艺流程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根据工作过程建构了教学模块,合作开发了“工程机械底盘学、铲土运输机械、工程机械电气设备、液压与气压传动、液压元件、液压传动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等课程。

    共同培育“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努力打造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担任项目经理、客户经理等职务,选派专业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增强“双师”素质;聘请了一批国内著名工艺美术大师、画家、书法家、品酒师、酿酒师及企业总工、高工等为特聘教授,并为其建立个人工作室;聘请一大批具有丰富管理或技术开发经验的行业企业骨干为兼职教师。受聘人员定期来校为学生授课,进行专业指导。学校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与特聘教授、兼职教师构成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他们在教育教学、指导学生实践、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开设创新创业指导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着力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贴近应用的课堂更生动,走进职场的教学更真实。入驻专业主动进入行业企业开展现场教学,让知识不再是孤立、乏味的点,而是一个汇集着许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立体的场,在这个场中,让学生“看真实、体实际”再“学理论、融知识”,将学以致用与用以致学融入教学。酒店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将有关课程搬到企业进行现场教学,并经常组织学生到酒店服务技能、导游等赛事现场进行观摩。经济学、艺术设计和视觉传达、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工学结合,强化学生实习的真实性,让学生协助企业员工完成具体项目工作任务,参与具体项目的创意、设计、制作、开发、施工及产品推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努力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以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驱动,以培训项目和开发项目为抓手,学校主动为多家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专业指导。学校承担了济宁市旅游协会导游资格考试考前培训、济宁京杭假日酒店职业能力培训等工作,为辰欣药业200余名技术骨干进行了电气控制与PLC、机械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承办了济宁市食品行业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及品酒师培训,与山东美猴动漫传媒公司合作开发了《孟母教子》《论语名句》《论语智慧》《始祖的足迹》《凿壁偷光》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系列动漫故事片。多层次多维度的校企合作培训与开发,提升了受训企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助推了区域产业发展。

    大力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充分利用高新区创业大学、创意大厦等众多企业资源,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训练,增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感和使命感。学校与高新区共建了创新创业学院,设有大学生作品展示区、创业课程教室、项目落地展区、路演厅等,从而开展创新创业实训。自2016年9月,累计开展创新创业实训课88期,实训人数16000余人,共产生创业计划书1442份,举行路演88期。依托创新创业学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美术系学生作品《捶揲铜器》在山东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一等奖;在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教学年会”上,20件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入选,4名学生荣获“优秀毕业设计奖”;在2018年第二届山东高校美术与设计作品大赛中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优秀奖9项;在2020年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获第十九届(2020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2021机甲大师对抗赛国家级别二等奖一项。2015年至今,学校学生获批国家级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7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项;获批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232项。2017年至今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别一等奖25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0项;获省级一等奖116项、二等奖177项、三等奖277项。

    济宁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不仅丰厚了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探索实践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了学校转型发展,而且对助推济宁高新区人力资源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朱松涛 朱桂林 李洪伟 徐俊凯)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1-06-02/201720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