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浴血奋战勇 英名必流传

[db:作者]  2021-06-22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如今的张大包山。 本报记者 李柯 摄 扫码观看视频《浴血张大包》 扫码观看系列报道

    ■ “寻找王团长”融媒体系列报道③

    在返回湖北大悟县城的路上,记者灵光一闪:县志里会不会有关于王团长和烈士们的记载?

    大悟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朱光道帮我们找来一本1996年出版的《大悟县志》。第647页,有一句关键的信息:“熊畈烈士墓是为纪念1948年10月在张大包战斗中牺牲的王奠六团长和27位战士修建的。”

    这是记者第一次找到关于熊畈小学烈士墓的文字记录,里面有两个关键信息:王奠六团长,牺牲于1948年10月。

    王奠六这个名字,与熊畈村民告诉我们的“王殿录”,发音相近。难道王团长叫王奠六?这段记录的出处是哪里?在朱光道的热心帮助下,记者联系到多次担任县志编委会顾问的黄世鹏老人。

    黄世鹏长期在大悟县工作,曾担任过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老人特别喜欢历史,工作之余搜集了很多史料,被称为“大悟活字典”。

    记者来到黄老家,86岁的老人,面色红润,显得格外精神。“红色的大悟,欢迎远道而来的记者。”黄老热情地说。

    记者说明来意后,黄老几乎没有思索,便打开了话匣子:“1948年10月的那场战斗,是大悟解放前的最后一次大战。还原这段历史离不开一个人——湖北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桂庭。”

    时间倒回湖北省第七届人大期间,1988年到1993年。一次会议上,时任大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黄世鹏与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桂庭结识。巧合的是,李桂庭是军人出身,解放前在大悟打过仗。

    不久,李桂庭受黄世鹏之邀,专程回到大悟。在途经张大包山时,李桂庭向黄世鹏叙述了一段往事:

    1948年10月,时任鄂豫军区第三军分区作战科科长的李桂庭,接到军分区首长的紧急命令,国民党部队已经进入禹王城(今大悟县吕王镇)附近,马上组织周边我军进行阻击。

    不到半天,战斗打响了。在军分区指挥下,我军的一个团和两个县大队从不同方向夹击敌人,逐步取得了战斗的主动权,将国民党部队逼退至张大包山上。

    但要想拿下张大包山,难度很大。国民党军在高处,还有大炮、机关枪等重型武器,而解放军攻山必须穿过一段没有遮挡的平地。

    “战士们很英勇,顽强冲锋。最终,我军赢得了战斗,但也牺牲了不少同志,其中有一位还是团长。”黄世鹏回忆,当时李桂庭为这些牺牲的战友十分惋惜,“因为这次战斗后仅半年,大悟县就迎来了解放。”

    “您还记得李桂庭给您说过,王团长的姓名是哪几个字吗?”记者向黄老核实。

    “王殿六,宫殿的殿,老六的六,是河南人。”黄老肯定地说。

    至此,记者终于确定了王团长的部队,同时也找到了王团长的第三个名字——“王殿六”。

    对于1996年版《大悟县志》记载的“王奠六”这个名字,黄老向记者表示,自己已经没有印象了,但他坚持,“王团长就是‘王殿六’”。

    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王团长和27位战士的部队。1947年底,鄂豫军区成立,下设5个军分区。王团长隶属于第三军分区。1948年10月,国民党军队在禹王城附近活动,军区派出了包括王团长在内的几支部队展开了战斗……

    但是,王团长的名字是“王殿录”“王奠六”还是“王殿六”?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1-06-23/201787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