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张謇精神”映照下的劳动教育实践

[db:作者]  2021-06-24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坐标点。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海门中专”)坐落于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故里。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传承“张謇精神”,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开展“五个一”行动,深耕劳动教育,让海专学子在劳动中遇见更美的自己。

    文化浸润

    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海门中专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一是营造劳动氛围。学校秉承“尚德精艺”校训,建设特色鲜明的“匠心”主题公园;与时俱进,推出更多轻量化、可视性高、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宣传作品,让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赋砖壁生命,发出“四最”劳动的时代强音。二是聚焦劳动文化。以校园“劳动文化节”为抓手,创新形式,搭建平台。实施“十大名匠进校园”项目,传授劳动技艺,讲好工匠故事;通过3D打印、机器人设计、财会花式点钞、甜点泡芙制作等专业技能展示模块,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匠心品质;通过大生思政特色讲堂、新“南泥湾”专场汇演、中华书画技艺体验、传统泥塑技艺作品展等劳动精神教育模块,涵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通过职教开放周、职业体验日、“创番天”主题活动、校园创客一条街等“创响海专”模块,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具有时代感、感染力的劳动文化渲染,大大增强了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在动静相宜、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润中,全校形成了热爱劳动、崇尚实践的火热氛围。

    躬身劳动

    让每一块“抹布”都有灵魂

    劳动让“垃圾桶”消失了。到过海门中专的人,都会发现,占地508亩的校园,不见一个垃圾桶,校园里却干干净净的,只见微风不见尘。这是学校在“张謇精神”引领下开展劳动教育的一大创举,消失的垃圾桶凝聚着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智慧与爱心。学生从不习惯到自觉行为,每天将自己的生活垃圾汇总到班级、宿舍自备的大号公用垃圾袋中,分门别类装好,每天在晚自习前后,位于校园北侧的一排景点式垃圾小屋,成为班级值日生热闹的打卡地。

    劳动让校园环境更美。校园是我家,美丽靠大家。学校以班级为主体,以考评为抓手,大至班规班约、班歌班风、书香角的设计,小至桌椅、物品摆放,值日表安排设计,落地为班级一日常规考核、卫生包干区检查,每月开展“五星”班级评比、“大美”宿舍评比,每个项目精心设计,全息全程评价,激活学生积极劳动的内驱力。学生通过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让班级独具匠心,让宿舍温馨美丽。劳动让学生责任心增强了,也真切体会到了劳动的不易,学会了担当、学会了合作,养成了主动维护、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多元课堂

    让每一项技能都有提升

    劳动技能课堂。每周一节劳技课必修课让学生从专业认知角度,掌握日常生活劳动、专业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技能。兼职教师——“美世界”劳动服务公司张经理用一堂“清扫的那些事”的课程让学生记忆深刻,更让学生懂得红黄蓝绿各色抹布的用处、消毒水的配比、大小“扫把”的功能、擦窗擦桌的技巧……学生纷纷感叹:“原来看似简单的打扫有这么多学问。”

    专业融合课堂。专业课是职校教学的重头戏。专业课教师创新理念,理实一体,实现学科思政,进行持之以恒的劳动意识培养。实施职责分明的7S管理法,让学生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工场和养护设备的劳动中,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学习环境,涵养劳动素养,养成乐业勤业精业的职业道德核心素养。

    多元协同课堂。一是家校协同。百善孝为先,学校以“感恩”为主题,让学生放下手机,做“一道家常菜”,端“一盆贴心水”,敲“一次暖心背”,定格亲子时光。家校联袂,传承劳动文化。二是校企协同。与中南集团等20多个企业形成联盟关系,定期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中感悟劳动魅力。三是校社协同。彰显职校专业优势,农学专业与沿江渔村等社区建立稳固的协作关系,学生在“乐耕园”“润苗圃”等基地,与当地农民一起体验春生、夏长、秋实、冬藏,切身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内涵,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感受生活的美好。

    社团赋能

    让每一颗心灵都能净化

    “石榴子”社团联。学生社团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后花园”。经过多年实践,学校已形成“三级、五类”社团,共有142个社团。每年“社团嘉年华”劳动类社团专场活动中,精品劳动社团评比、“最美劳动者”评比、创意劳动成果展示等,铸造了强大的劳动教育“磁场”,让每一颗青春的心都在努力劳动中自信满满,每一个彩色的梦都在劳动实践中轻舞飞扬。

    劳动服务岗。由学生总会牵头,以社团为平台,建立食堂餐饮、校园环保、文明监督、绿色生态、校园公益等5类劳动服务岗,各个社团定期轮流,一周一社,让学生从身边做起,在劳动服务中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志愿公益联盟。学校创立彩虹志愿公益劳动联盟,助老志愿者、讲解志愿者、技能志愿者们走出校门,走进养老福利中心、张謇纪念馆、滨江社区,用辛勤劳动换来老人开心的笑颜,赢得观摩者由衷的赞赏,获得社区居民热烈欢迎,学生也在劳动中增强了自信心,体会到奉献的价值。

    缤纷社团活动为青葱年华的学生点亮了各自的“高光”时刻,实现了劳动育人的独特魅力。

    文熹助力

    让每一个“学分”都有魅力

    学校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创新开发“线上”文熹学生成长平台,设为德智体美劳5个子项目,建立大生学分银行。学校以银行借贷关系为指引,为每名学生设立专户,实行“学生打卡—班主任初审—‘营业部’审批—后台计分—界面呈现”的“五步”操作法,体现“注重日常、过程有痕、价值引导、主动展示、科学评价”的全息全程评价。让学生将日常表现的点点滴滴进行实时记录,生成可换实物、可换学分的“大生金币”,激励学生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中为自己加分,化零为整,以此量化、细化、活化、优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让每一个学分都能成为激发学生向善向上的内生动力。

    在“张謇精神”浸染下的海专学子在辛勤劳动中锤炼品德、增智强体、创美创新,体验着劳动的艰辛,收获着奋斗的喜悦,更加明白“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道理。如今,“劳动光荣,创造伟大”这一新时代主旋律在海专校园已蔚然成风。

    (黄彩萍 黄蓉蓉)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1-06-29/201801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