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画的分别是阿Q、老年闰土和《故乡》中捕鸟的场景。
本文图片均由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学生创作。
■聚焦统编三科教材
鲁迅先生的作品是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内容。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鲁迅是近百年来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了解最深的思想者,也是最具独立思考和艺术个性的伟大作家,鲁迅已经积淀为现代最重要的精神资源,所以让中学生接触了解一点鲁迅,是非常必要的,教材编写必须重视鲁迅。”改革开放以来,总计有50多篇鲁迅作品被选入各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
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统编中学语文教材总共收录鲁迅作品12篇,总的看来,这些作品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入选的都是“最经典”的篇目
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入7篇鲁迅作品,包括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选入5篇,包括小说《祝福》《阿Q正传》、杂文《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些作品堪称“最经典”的课文,每一篇都曾入选十套以上的语文教科书,都是几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篇目。这些文章无论从思想主旨还是语言形式,都极其适合学生学习。
第二,根据文本难度和学生理解水平有序排布
统编语文教科书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文本内容的难度和“双线组元”的指导思想等,对鲁迅作品进行了有序排布。
七年级以散文为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都写了鲁迅对童年的回忆,富有童真童趣,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到八、九年级,以小说为主。在《故乡》《社戏》《孔乙己》中,闰土、杨二嫂、孔乙己,鲁镇、咸亨酒店……许多人物和场景成为一代代读者的集体回忆,成为象征性的符号,从中可了解作品折射的世态人情和时代风貌。理解作品中饱含的那份爱与痛、热烈与冷峻,有助于学生对社会、人生形成更深刻的体认和理解。
高中教材除了选入小说《祝福》《阿Q正传》,杂文数量大幅增加,思辨要求明显增强。“拿来主义”的观点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有其深刻的针对性,阅读《拿来主义》,学生还能学习鲁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学会发现问题,学习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阅读《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两篇杂文,除了需要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体会烈士的崇高形象,还要体会鲁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至情”,以及对烈士牺牲意义的理性思考。
第三,以拓展阅读深化学生理解
除了课文,统编教科书中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拓展阅读。
一是通过课后的“思考探究”题进行拓展阅读。比如,学完《藤野先生》,拓展阅读《〈呐喊〉自序》,深入理解作者思想;阅读《社戏》,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原文的开头部分,通过完整的文章阅读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学完《孔乙己》,拓展阅读《示众》《药》等小说,通过比较阅读,分析、理解其中的看客形象。
二是通过“名著导读”板块拓展阅读。教科书在七年级上册设计了“《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活动,聚焦鲁迅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从“鲁迅的童年”“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等专题开展《朝花夕拾》的整本书研读。
三是通过选入其他人写鲁迅的文章(或片段)丰富对鲁迅的认识。比如,七年级下册选入萧红《回忆鲁迅先生》,通过生活琐事,还原一位“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这种“1+X”的拓展阅读、引入他人写鲁迅的方式,与课文中的鲁迅作品共同形成一种立体结构,引导学生立足不同视角、通过不同文体、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真正走近鲁迅。
“教”鲁迅作品时应注意什么
许多中学教师觉得鲁迅的作品难理解、课堂教学不好把握。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在教学鲁迅作品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要避免标签化解读,通过语言文字“还原”作品
对于鲁迅,人们常站在“斗士”的角度去解读其人其作。统编教科书从多个角度选择鲁迅作品,并有意识地设计思辨性问题,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进行解读,避免标签化。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材在练习设计上避免对主旨给出几个选项让学生进行选择,更没有给出一个倾向性观点让学生结合文本去“验证”,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从文中找出依据,找出先生“矛盾的表现”并进行评价。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走进语言文字本身去发现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要在教科书“结构”中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文章一旦被选入教科书,就成为教科书“结构”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供阅读的文本。教师要结合单元导语、阅读提示、任务设计、练习设计等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比如,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选入《阿Q正传》,编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单元。单元导语提示:要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探索其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百年来人们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变动的轨迹。阅读这篇小说,自然须探究鲁迅“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的创作动机,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挖掘“精神胜利法”的内涵,探寻阿Q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联系整个任务群的要求,我们也能感受到,中国现当代文学折射出百年来社会变革发展的曲折历程,在表现民族心理和时代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组织专题研习。
要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和语言素养的发展
鲁迅作品无论是在观察、分析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式,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等方面,都是现代文学的巅峰,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极佳样本。比如教学《祝福》,可以逐层深入,引导学生提升思考的深刻性和敏锐性。一是体会鲁迅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和思考。祥林嫂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但阅读时不能停留于感受底层妇女在旧社会的悲惨命运,而要剖析造成她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即当时的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二是分析鲁迅对国民性弱点的观察和批判,可以联系多部作品进行“互读”。比如《祝福》中的“看客”,如同《孔乙己》《示众》《药》等作品中的看客一样,都是底层的普通贫苦民众,他们本性善良而又愚昧麻木,甚至其善良成为了杀人的利器。当时民众的精神风貌和思想观念,揭示出的是民族的悲哀。三是学习鲁迅对自我灵魂的审视和剖析。鲁迅作品常用多重视角,作品中的“我”在观察,现实中的“我”又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如《祝福》中的“我”是一个具有启蒙思想的知识分子。“我”痛苦却又无能为力,想改造社会,却又陷入困境而彷徨。四是学习鲁迅在冷峻背后的真切和热诚。鲁迅作品深沉、冷峻,却不令人感到沉重和绝望,反而迸发出生命的快意和热切的期望,用文字筑起“中国的脊梁”。
从艺术表现力上看,鲁迅对语言的驾驭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比如,他为祥林嫂三次“画像”,鲁四老爷关于“谬种”的詈骂和口头语,柳妈的高论,祥林嫂“我真傻”的独白式呓语,等等,都值得细细品味、揣摩。
我们应从鲁迅作品中学什么
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占据如此地位的,鲁迅是绝无仅有的一位。教科书中的鲁迅作品,总是能轻而易举地触动大众的神经,激起舆论的热潮,有说鲁迅文章难懂要缩减篇幅的,有说鲁迅作品不适用于当今时代需要删减的,有为鲁迅某篇作品退出教科书而惊呼“鲁迅作品大撤退”的,等等。
今天,我们可以从鲁迅作品中学什么?
鲁迅以他的丰富矗立在20世纪文化的中心点上。正如北京鲁迅博物馆原馆长孙郁所言:“鲁迅的文字永远闪烁着生命的辉煌气象,那轰鸣着的、带着光和热的意象,穿过了历史,穿过了现实,一直向你滚来……鲁迅的世界不仅仅类属于个体生命的价值,他更多地承担着社会与历史的价值。”这就是中学生要学鲁迅、读鲁迅的理由。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温情与博大,在苦痛和无奈中尽力捕捉人性的良善与美好;学习他冷峻的观察和剖析,让自己的精神之途更远、更深一些,去努力触及“人类文明与中华民族文明的根柢”;学习他“真的猛士”的勇气,面对生存的苦涩和困惑,“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学习他张扬的生命热力,饱含热切希望去寻找光明,“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学习他“泥土”的精神,“眼光向下”,根扎于大地,“要不怕做小事情”……
鲁迅也是中国现代白话文写作的开创者之一,是一位语言大师,他“以口语为基础,有机融入了古语、外来语、方言的成分,把现代汉语抒情、表意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钱理群语)。鲁迅的语言固然不好模仿,但我们可以享受他那简洁洒脱、恣肆遒劲的语言的魅力,学习他鲜活、灵动、自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作者单位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