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春财经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入推进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本科教育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升。
坚持立德树人,优化新文科建设与改革顶层设计
学校通过开展系列教学工作会议、教育思想大讨论等,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专业建设基础地位,成立吉林省应用型新文科教育研究基地,紧密跟踪新文科教育发展动向,凝练研究方向,组建了一支学术根底扎实、教科研实力雄厚、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明晰了新文科建设理念与发展方向。
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动文科专业重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结构与国家需求相匹配,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链、创新链等相衔接,推动文科与理科、工科等“大科际”的跨越交叉以及不同文科专业内部“小科际”的融合渗透。学校积极构建政行企校多元协同育人机制,专题开展“专业建设年”“课程建设年”“队伍建设年”等活动,推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五类“金课”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以质量管理理念强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控制,全面提升文科教育教学水平。
推进交叉融合,完善新文科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
学校面向新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发展需求,积极寻求与科研院所和产业研发机构的对接与合作,聚焦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以及新兴产业领域,找准新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与人文社会学科的结合点,积极开发建设交叉复合型新专业。通过寻求政府部门支持、行业参与、协同办学、科教融合、区域联动和国际合作等方式,学校创设了多主体联动的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近年来,学校申请建设了跨境电子商务、数字经济、汉语国际教育等新型交叉复合型文科专业,对传统专业通过设置方向、产学研合作、定制培养等进行优化改造。如会计学专业形成了内部控制、数字财务会计两个方向;金融学专业形成了数字金融和金融机构两个方向;旅游管理专业形成了冰雪旅游和旅行社管理两个方向,提升了文科专业发展活力。
提升内涵层次,推进新文科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
学校按照“夯实一流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发展交叉专业”的建设思路,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和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立开放包容的学科专业体系,打破学科专业与院系间的壁垒,创立跨学科课程体系,推进跨学科综合研究,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与综合发展的学科创新平台。按照“需求驱动、职业导向、学生发展”的课程建设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基于“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全面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大力开发建设学科桥梁课程和融合型课程,将毕业要求分解落实到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之中,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建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实现矩阵,打造跨学科课程组和一流教学团队,切实保证课程质量。建成国家级别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别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课程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数字经济新兴交叉学科团队获批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促进协调发展,创新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按照OBE理念,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打造与专业目标相适应的培养体系,探索“三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拓宽人才培养路径。一是创建财经通识教育体系,开展人文学科通识化教育;二是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重组学科知识体系,将现代技术融入文科学科体系和教学实践,拓宽学科领域和内涵;三是主辅结合,结合学生兴趣和特长,拓展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四是夯实基础,创新应用型文科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培养未来领军人才;五是中外结合、特色培养,打造国际平台,提升国际化水平。
深入推进“一师一优课”,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在线教学资源为纽带、以教师课堂应用为中心,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混合多元教学模式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普及共享。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推进PBL(基于问题的学习)、CBL(基于案例的教学法)、TBL(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RBL(研究型教学模式)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灵活运用启发式、体验式、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完善能力要素,加强新文科专业协同合作与实践教学建设
学校面向文科人才复合能力培养需求,完善现代产业学院办学体制与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对标专业质量标准、行业标准,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搭建“一主线、六结合、三型三能”模块化、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深入推进“四个对接”“七个共建”,引企入教、推教入企,通过与产业联动,根据岗位实际需求科学设计人才培养定位、模式、内容以及评价标准,构建校内实验(训)教学平台,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达到“课堂即岗位”“上课即上班”的教学效果,变以学科专业为导向的学习过程为职业岗位的直接训练过程,实现毕业生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深入实施“一院一特色”工程,在省内首创“双院制”下特色(产业)学院,构建了产学研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合作创建12个特色(产业)学院、3个研究中心、16个特色项目班、定制班,数字财务产业学院获批吉林省首批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各专业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增强文科课程与理工科课程的融合度,提高课程资源和企业资源利用率。校企合作开发省级课程3门、校级课程20余门;打造线上线下实践教学平台,按照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基地、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实践就业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等共建120余个校外基地;校企深入开展协同育人研究与实践,现有国家教育部门和省教育部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6项;深化国际合作育人,开展中捷美本硕连读合作项目(1+3+2),5批200名学生赴捷美留学,拓展了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2019年,学校获批省级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
践行质量革命,构建新文科人才价值多元与方法灵活的评价体系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三方联动机制,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以文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结构和质量提升为目标导向,促进培养过程的改善及教育教学模式与手段的改进,提升招生生源整体质量,促进文科专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与质量评价,构建多方协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与监控体系,以工作要求和职业标准设计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将学生实践能力、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创新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形成相互支撑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健全全过程学业评价标准,坚持能力考核与知识考核并重,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结合,提升新文科人才培养质量。依托学校获批的国家级别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组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50余个,注册公司30余家,学生获各类学科竞赛省级及以上奖项共计430余项,在第四届、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全国铜奖1项、省赛金奖3项,依托项目创办的公司市值已超过2000万元。近年来,大批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根基层,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培养了以服役辽宁舰、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全国自强之星、省市十佳大学生、优秀抗疫志愿者、创业之星、援藏和援疆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大学生。
学校聚焦新文科建设,立足民办高校特殊的办学体制和灵活高效的运营机制,整合政行企校多元主体资源和利益诉求,构建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将行业、企业引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取得了显著办学成效。面向“十四五”新的发展机遇,学校将按照新时代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对文科专业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制度创新,完善配套政策,打破学科壁垒,努力建设新专业、拓展新方向、探索新模式、开发新课程、创建新理论,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交叉复合型人才。
(李美林 李树峰 刘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