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建院学生将“1+X”污水处理知识应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水质提升工程
2.“打工课堂”——广西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在南宁开班
3.2020年度第一期“1+X”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班在学校举行
4.广西建院与广西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智能建造产业学院
5.广西建院与广西众泰建设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现代学徒制精准扶贫“众泰班”
6.广西建院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展教师培养培训项目启动会
7.中国与马来西亚职业教育圆桌峰会在广西建院举办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西建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是广西仅有的一所公办建设类高职院校。建校60多年来,广西建院立足广西,依托地缘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建设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八桂鲁班摇篮”“建设英才基地”。
广西建院持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以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等优势专业群为引领,其他特色专业群分梯度发展的办学格局,所开设专业基本涵盖了建设行业领域所有技能岗位。“十三五”期间,学校通过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和6个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的建设过程,逐步确定了以核心专业为主,特色专业与关联专业组群的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形成了以核心专业为主导、以特色专业为亮点、以关联专业为补充的各教学系部专业教育教学结构和发展方向。
出真招 课证融通强专业
广西建院于2019年获批为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目前学校共有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数字创意建模等21个“1+X”证书制度试点,其中广西区域牵头14个。截至2021年8月,学校先后组织了40余批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先后承办了建筑信息模型(BIM)、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5G基站建设与维护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共计4个批次的师资培训班,来自全国高职、本科院校以及企业单位的200余人通过培训获得了师资证书,进一步促进了广西地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学培训质量提升。
学校积极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开展X证书与专业课程学习成果转换和学分认定工作,实现课证融通。随着“1+X”(BIM)证书制度的推进,学校利用“1+BIM课程重构魔方”系统开展“三教”改革,校企协同,把模块化课程按需求进行重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引擎、移动互联网形成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正向BIM一体化技术体系、“以训为主、战训结合、真题实战”实训体系以及“1+1+N”的BIM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制定出符合不同生源入口的课程体系,完成人才分层次培养。通过对标职业标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专注于学生基础技能的提升,结合实际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获得了较高的通过率。
学校聚焦“三教”改革,按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战训多维协同,岗课赛证立体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证融通的基础上,以竞赛作为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发展,师生技能竞赛实现“双突破”。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近两年来,该专业学生共荣获国际级大赛奖项3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5项、全国行业协会类竞赛一等奖15项。2020年,首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高职组)团体一等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任教师获得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两项、二等奖3项。2020年,获得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一项。
谋硬招 校企合作育人才
依托行业企业办学是广西建院的突出特色。学校牵头组织建设系统内近百家企事业单位成立了“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并依托理事会平台牵头成立了广西建设职业教育集团。2020年,广西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国家首批示范职教集团培育单位名单。近年来,学校依托建筑工程技术等优势专业,联合广西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智能建造产业学院”,与广西华业集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共建了“建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职教集团和产业学院构成了学校多维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平台,为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作为广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试点高校,一直大力推动引企入校工作。学校与广西华蓝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近2000万元共建现代学徒制“校中厂”,开展家具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该项目获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学校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积累了经验。2019年和2020年,学校先后与桂林建昌建设有限公司和广西众泰建设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开办了“建昌班”和“众泰班”现代学徒制精准扶贫改革试点,这两个班级的生源均来自经济困难家庭。“职教扶贫+现代学徒制”创新了“五精准”(精准招生、精准扶贫、精准培养、精准就业、精准脱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此外,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拓展扶贫思路,学校融合政行企校多方优势,共同创办了农民工“打工课堂”,将千余名农民工培养成技术工人,这项举措创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据悉,“打工课堂”由广西建院创办于2015年,6年来,有近15家企业加入到扶贫队伍,服务覆盖全国33个贫困村,共培训1500多个课时,培训村民2600余人次,帮助贫困村村民成功就业达750人次,带动近3500名贫困户脱贫。2019年,“打工课堂”扶贫项目成功入选“全国志愿者扶贫典型案例50佳”,2020年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亮实招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学校紧密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教师“双师”能力提升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以“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为载体,通过“校企合作”“外引内培”,不断拓展教师培养培训途径,健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机制,打造了一支上得课堂下得工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学校完善培养培训机制,畅通教师培养培训渠道,通过访学进修、企业实践、师徒传授、自我提升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专任教师的自身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了一大批在行业有较高威望的教学名师、骨干教师。近5年来,累计引进200名企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累计完成专业带头人(负责人)、骨干教师、专业教师等“双师型”培养培训任务4000多人次。
为提升教师队伍“双师”能力,学校依托广西建工集团等合作企业以及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等下属企业,建立人才共享机制,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学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机制,促进校企人才专兼融合。近5年来,选派赴企业实践累计3个月以上的专任教师达400人。目前,学校共有202名教师通过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获得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此外,为进一步加大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广西建院与同济大学深度合作开展教师培养培训项目。该项目分为全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班和新进教师培养培训班两个班次,为期两年,共计160名教师参加,采取校本培训、网络研修、课堂观察、入企实践、校企共赛等诸多培训模块,力争全方位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广西建院院长吴昆表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成功入选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入选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一个(建筑信息模型制作与应用领域)、第二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一个(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员工811人,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400人,正高级职称27人,副高级职称214人。2020年一人获评国家教学名师。
创新招 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广西建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优先目标,积极搭建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师生交流互动机制与国际合作育人机制,进一步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学校积极与国外的理工学院、社区学院、行业协会等联系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学历教育、现代技能职业培训项目。项目以培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管理模式,同时熟悉国际惯例和异国文化,具备世界眼光,具有跨国工作经历和管理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课程体系引进和融合,积极探索中外合作的“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学校已与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高校和行业协会、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并计划与东盟马来西亚、泰国的高校进行校际间交流。
学校围绕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紧抓广西作为西南、中南国际大通道的区位优势以及中国与东盟文化经济互通对人才需求日益增大的良好契机,发挥依托行业的优势,依托已成立的广西建设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主动与广西“走出去”的企业加强联系,主动配合国有、民营大型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需求,采用订单培养方式,与企业联合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培训教材,为“走出去”的企业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这是学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向和重要抓手。
随着学校职业教育“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不断深入,结合创建优质高职院校的目标,学校各系都制定了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重点开展了与碧桂园驻东盟各国家分公司的全面合作。在建筑设计、家具设计、建筑设备、建筑工程技术、项目管理等专业方向进行了对接,与碧桂园共同研发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订单式培养。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培训)基地”“BIM培养(培训)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实验实训基地的作用,大力培养能适应和跟随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促进学生海外就业,为海外中资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陈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