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石嵌画 资料图片
6个月前,当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奖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十八洞苗寨沸腾了。作为苗寨一员的我,也深切感受到十八洞村的巨大变化。
在小时候的记忆中,我们村是不通公路的,爷爷去集市上买东西需要早早起床,天还没亮就出发,天黑才能回到家。雨天时,爷爷穿着干净的鞋子出门,走了十多公里路后,鞋子已经沾满了泥。
小时候的我嘴馋,可是家里一年四季难得吃上几回肉,偶尔知晓村子里哪户人家炒了肉,我就在他们家旁边挪不动步,闻闻肉香来解馋。
上小学了,父母为了生计去外地打工,我成了和爷爷奶奶生活的留守儿童。一次过年,太久没见到母亲的我,把刚进家门的母亲唤作“阿姨”,弄得母亲眼泪流了下来。
一晃七年,父母回到故乡,我也上了初中。此时的十八洞村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村的公路修通了,母亲在十八洞矿泉水厂找到了长期的岗位,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爷爷奶奶去赶集的次数越来越多,他们带回来很多好吃的,苹果、棒棒糖、牛奶……我也不用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有肉吃了。
上了高中,我明白了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今天,这个千年愿望在脱贫攻坚的政策下终于实现了。
永远记得那一天,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在梨子寨300多棵梨树的见证下,在施成富家前坪里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从此,十八洞村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起来了,村子通了水泥路,房舍修缮了,十八洞小学焕然一新。我还享受到减免学费、补助生活费的优惠政策,再也不用为上学发愁。村里人纷纷发展各种特色产业,办起农家乐,日子越过越红火。
站在家门口,我看着夕阳下村子上空飘散的袅袅炊烟,那是十八洞人幸福生活的写照。新建的腊肉厂在绿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一个个新的旅游项目正在铺开……
身为十八洞村的一员,我也当不懈奋斗,为乡村振兴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湖南省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学生 指导老师:关爱萍 刘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