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学科的复习备考,应围绕三个字做文章:首先立“本”,明晰命题依据,掌握备考要义;然后循“道”,制定阶段策略,确立突破要点;最后优“术”,研究先行,课堂求变,用透语料。
立“本”:明晰命题依据,掌握备考要参
高考备考,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评价改革会继续坚持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大方向,考查的关键能力还是阅读与表达、写作与交流。因此,教师要吃透命题依据的相关精神,参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的权威解读,把握复习的基本原则,以语言、文字、文化等必备知识为基础,训练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要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思想启迪、文化熏陶,全面提升关键能力。
循“道”:制定阶段策略,确立突破要点
《孙子兵法》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识众寡之用者胜”。语文备考也可运用此“道”:知道各阶段的备考策略、各科考点的复习重难点,了解自己的实力、能力、长处和短板,在接下来的9个月复习中,掌握重难点,找准突破点,始终注意保持优势,及时补弱项。
语文学科的阶段复习策略,可以运用“加减乘除”法,循序渐进,臻于佳境。
第一阶段(9月1日至2022年1月中旬),重在做加法:完成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运用和写作等必备知识的积累,关键在于夯实基础,逐点落实,编织出一张绵密的知识网。突破点在弥补薄弱知识,做好分主题作文素材的积累。
第二阶段(2022年1月下旬到4月中旬),重在做减法:抽出各考点知识的主干,查漏补缺,侧重提炼技能。关键是要加强重要知识点的纵横联系,突破点在于形成、强化相关考点前后的贯通能力,突破提升写作短板(如精准审题、深刻立意、精巧结构等)。
第三阶段(2022年4月下旬到5月底),重在做乘法:通过实战演练,强化由“一点”及“其余”的能力。关键在举一反三,知识迁移深化;突破点在归类整理、静思领悟和写作亮点(如理路、角度、情感、文辞之美)的打造。
第四阶段(2022年6月1日至6月5日),重在做除法:通过自主复习,删繁就简,规范答题。重点在考前热身,理清思路,调好心态;突破点是梳理作文个性素材。
优“术”:研究先行,课堂求变,用透语料
语文备考若有“道”无“术”,只会是纸上谈兵;若重“道”轻“术”,也会劳而无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论及命题时明确:“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这些在2021年高考试卷中已有充分体现。因此备考时,必须优化教学之“术”。
研究先行,预判趋势:优化教学之“术”,首先要研究试题考查的内容和角度:研究试题立意,领悟“为什么考”;研究试题情境和问题设计,知道会“怎么考”;研究试题答案,明晰高考“考什么”;研究学生应答试题情况,明白“如何应考”。其次要开展横向和纵向研究,横向研究各地高考卷和各地模考卷,找出命题的共性内容和试题的变化之处;纵向研究近三至五年间的高考卷,找出相同考点试题命制的变化和规律,预测命题趋势。
课堂求变,追求高效:2021年的高考试题,加强了教考衔接,深化了基础性考查,利于引导中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备考时,我们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要变,变了才会有效果,不变只能尝苦果。教师主讲的课堂复习模式很难高效,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自觉地体验知识,有充分的时间开展探讨交流,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淀、关键能力的养成才会真正落实。因此复习课可以采用“问题驱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释疑解惑→典例评析,归纳深化→变式拓展,总结迁移”的形式,讲评课则可采用“自我诊测→合作交流→疑点提交→教师点拨→反思巩固”的模式。只有让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主角,才能提高备考效率。
用透语料,立体渗透:《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说:“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2021年的试题,无论是现代文、古诗文阅读,还是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甚至名句默写,均以读懂为前提,注重考查能力。因此备考时,师生均应开动脑筋,将富有精神滋养和文化浸润作用的语言材料用足用透,努力做到读一篇,懂一类;一则语料,多点覆盖,实现立体渗透。
备考有法,备无定法,只要我们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科学备考,扎实训练,定可让语文成绩再上新台阶。
(作者系江苏省启东中学教科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