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两弹一星”是“大科学”“大技术”“大工程”,需要各方紧密联系、协调行动,因而强有力的领导和指挥非常重要。
在我国“两弹一星”研制的关键时刻,1962年10月30日,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罗瑞卿向党中央呈送了《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领导问题的报告》,为了保证在两年内实现原子弹爆炸的目标,“建议在中央直接领导下成立专门委员会,加强对原子能工业的领导”。1962年11月3日,毛泽东同志对该报告作出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
1962年11月17日,刘少奇同志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根据党中央关于加强对原子能工业领导的决定和毛泽东同志的有关批示,正式宣布成立中央十五人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专委)。由周恩来同志担任主任委员,贺龙、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陆定一、聂荣臻、罗瑞卿等7位副总理和赵尔陆、张爱萍、王鹤寿、刘杰、孙志远、段君毅、高扬等7位部长级干部参加。
当天下午,周恩来同志在中南海西花厅主持召开了中央专委第一次会议,讨论确定了中央专委的主要任务,即“组织各有关方面大力协同,密切配合;督促检查原子能工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根据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及时进行调动。委员会的决定,由有关方面坚决保证贯彻执行”。会议决定设立专委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附设在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由罗瑞卿兼任办公室主任。
中央专委是在中央直接领导下的行政权力机构,其成立具有重要意义。从成立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的近两年,中央专委先后召开了9次会议,研究解决了100多个重大问题。每次会议都围绕着核武器研制工作,集中议定了配套产品以及相应的科研、建设和生产项目。从在城市里多方面、多途径、多布点的研究和中间试制,到在山村里建设制造工厂等方面,中央专委都作出了积极有效的协同安排。所谓“多方面”,就是安排由各部门的研究院所、工厂、矿山承担上千个研制课题和生产任务,中央专委办公室为此召开多次协作攻关会议,其中,有4次是几百个单位约1200人左右参加的“大力协作”会。所谓“多途径”,就是对某些重要课题,组织若干单位按不同的科学技术方法,分头攻关,形成一种具有绝对优势的兵力,以各种不同的方法,打好对该课题的“歼灭战”。所谓“多布点”,就是对于耗费不太大的课题,适当地部署两三个单位进行多点围攻。由于单位间自然形成的竞争氛围,各单位兢兢业业、千方百计,以最少的投入,高效地完成任务。
我国“两弹一星”能够在时间短、困难大的情况下取得成功,中央专委的统一领导起了决定性作用。正如“两弹一星”功勋王淦昌所说:“60年代中期,是我国核科学技术取得重要成果的高峰期。在中央专委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大力协同,集中了人力、物力,组织了许多优秀的核科技工作者团结一致,扎扎实实、艰苦努力、深入研究,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者单位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