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欠发达地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助推形成区域合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力杠杆。坐落在北国边疆的黑河学院,主动对标黑河区域发展定位及目标,以校地深度融合激发发展新动能,凸显教育供给侧优势,在全省率先开创了以顶岗实习方式向基层地方政府和党政机关提供人才服务的平台机制,构建起结构、功能、成效全面升级的校地人才合作体系。
以顶层设计为统领,在协同育人中把握办学方向
2019年,黑河学院在已坚持14年的顶岗实习支教精准扶贫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基础上,主动对接基层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基层地方建设发展人才稀缺现状,在省内首创学生进入基层地方政府和党政机关进行顶岗实习的平台机制,进一步拓展了校地合作顶岗实习支教的工作范围和服务领域。
3年来,学校分别与黑河市属6个县(市、区)开展人才合作项目,先后选派4批累计1245名优秀大学生分赴各县(市、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实地顶岗实习,激励更多青年学生选择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振兴东北发展战略需要的新动力源。
为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有效开展,2019年学校制定了《黑河学院与黑河市人才共建顶岗实习合作项目实施方案》等系列顶岗实习配套文件,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管理办法、强化服务保障,加强经费支持,严格考核评价,给予考核优秀的大学生在事业单位招聘中优先推荐、优先录用、定向招考等政策,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给予大力扶持的鼓励优惠政策。各项规章制度、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使学校顶岗实习工作切实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顶岗实习工作取得较高成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创新实践为保障,推进指导与管理双管齐下
学校与顶岗实习单位积极落实“双导师”指导制度。学校印发了《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日志》,选派专业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专业学习和起居生活;实习单位为学生选派业务指导教师,近距离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和岗位工作,为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发挥特长、学有所获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各县(市、区)对顶岗实习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网格长和实习导师,在学生自我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其帮扶与指导,将顶岗实习工作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同时,学校建立了科学完善、响应迅捷的驻县教师反馈机制,实行专人专管,确保学生人身财产安全。每学期学校主要领导全员参与调研走访各地顶岗实习工作情况,为高校开展实习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学校建立了实习单位、教务处和二级学院“三位一体”的定期沟通机制,及时反馈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扎实做好学生实习管理工作,保证顶岗实习工作健康、安全和有序开展。
以落地成果为导向,加快构筑地方人才培养高地
以党性教育为引领的岗前培训,切实提高了顶岗实习学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实践的意识;定期开展的座谈交流会上,顶岗实习学生互相分享工作与学习心得,交流思想动态,逐步建立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跨界思维;学生通过岗位练兵,充分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机融合,促进了专业成长,历练了为基层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品行;实习单位组织的各类素质拓展与研学活动,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其增长了见识,极大地增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意识;为厚植顶岗实习学生为地方服务的情怀,学校动员他们积极参加各县(市、区)组织的思政教育、技能拓展训练、疫情防控、防汛抢险、乡村振兴等各项活动或工作,打造大学生“面向东北 心向黑河”一地一品特色。通过在岗位上的实习实践,学生的思想更加成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待人接物的能力全面提升,为就业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校地合作项目的深入开展和顶岗实习的职业历练,不仅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学校的就业质量也得以快速提升。2019年,爱辉区面向学校定向招聘64人,切实彰显了校地合作顶岗实习工作成效。2020年顶岗实习学生中,已有近100人表达了留在当地工作和创业的愿望。2021年,孙吴县、北安市面向学校应届毕业生分别举办专场招聘会,27名毕业生顺利落户,有效解决了地方选人、用人、留人难的问题。
以实现“五化”为目标,全面打造质量品牌和创新动能
高校为社会发展提供的核心动力是培养人才,学校将积极总结好经验好做法,不断丰富创新校地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实现供需对接“清单化”。继续扩大校地合作范围,在近3年的探索实践基础上,将大兴安岭地区、伊春市及其各县(市、区)纳为校地合作对象,增加顶岗实习人数,争取每年为地方基层输送600名左右顶岗实习学生,满足基层用人需求。
二是实现衔接联动“一体化”。根据地方基层工作需要实际,科学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延长顶岗实习时间,力争从每批次90至120天,增加到300至360天,更好地实现顶岗实习工作的稳定性与衔接的有序性。
三是实现服务地方“精准化”。紧密结合实习岗位需求与地方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不断增强学生专业与实习顶岗的契合度,精准地为地方提供人才服务。
四是实现校地合作“品牌化”。深入挖掘、推广各县(市、区)校地合作特色优势契合点,打造“一院一营一品牌、一院一营一特色”的新格局,不断提升校地合作实习工作品牌效应与社会影响力。
五是实现校地合作“立体化”。大胆探索、积极推进校地共建、共享、共同发展模式,充分依托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特有优势,与区域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营造城市艺术氛围、提高全民素质,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助推文明城市创建,挖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作者系黑河学院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