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筑牢“信仰之基” 打造党史教育新载体

[db:作者]  2021-10-11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95岁高龄的郑惠连教授至今还在坐诊,为我们树立了优秀榜样。我才60多岁,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要实现一名医学人的价值。”重庆医科大学教授谢鹏在听完重庆医科大学西迁精神宣讲团的报告会后表示,自己深受感动,几次热泪盈眶。

    在全国上下一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开展的重要时期,重庆医科大学结合学校创建发展历史和创校先驱爱国奉献事迹,打造了一支高水准的西迁精神宣讲团,深度宣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西迁精神”,团结引领广大师生群众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1955年初,中央作出了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创建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的战略决定。以钱惪、左景鉴、石美森等为代表的400余名上海第一医院专家教授,闻令而动、溯江而上,挥别繁华的大上海,扎根山城重庆,开启了建设重医、服务西部的伟大事业,在祖国的西部奉献了他们的下半生,谱写出了一曲感人肺腑的西迁壮歌。

    “我们以‘树标杆、出精品’的思维方式,将该项目打造成党史学习教育的新载体,让宣讲团走进科研人才、走进师生、走进医院,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学校党委书记刘宴兵表示。

    近年来,学校先后通过西迁口述史、西迁纪录片等方式挖掘、整理西迁过程中的感人故事,积累了大量珍贵的文字影像素材。在建校65周年之际,学校用好校史资源,组建西迁精神宣讲团开展巡讲活动,讲述前辈“不忘初心、践行使命、科研报国、服务社会”的感人故事,传承弘扬西迁精神。

    宣讲团成员涵盖了“202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西迁建校的亲历者、95岁高龄的郑惠连教授,在医疗卫生领域表现突出的西迁专家后代以及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重庆英才等西迁精神传承者代表8人。宣讲人作为老中青三代重医人代表,以《党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国家需要,我们就一定做好》等为题,讲述老一辈西迁创校先驱“听党指挥跟党走”的感人经历,以及中青年一代重医人接续奋斗,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抗击疫情方面开拓创新、为国奉献的感人故事。

    “我还清楚地记得,1956年2月,我告别了繁华的上海,坐着船第一批来到重庆。”郑惠连教授分享了自己当年在党的号召下扎根重庆,克服生活上的种种不便,从无到有建设重医的经历,“现在,我已经退休25年了,还是坚持坐诊、义诊,开展育儿的科普讲座。”作为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儿保科的创建者,郑惠连表示,把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家长和同行们,帮助重庆以及全国的儿童健康成长,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重庆这片热土,我没有白来。跟着共产党,我的一生,没有白过!”

    报告会创新形式植入了大量音频视频元素,大量珍贵视听素材经过专业处理,制作成为报告人演讲背景,与讲稿相互印证,极大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观众看到了老一辈专家人才胸怀大局、爱国奉献的“西迁精神”,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勇于创新,履行神圣职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单单是一句口号,而是应该被深深刻在骨子里。将来我要打好理论基础,注重临床实践,培养良好医德,争取像前辈们一样成为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大二学生王曜榕说。

    6月17日,西迁精神报告团首次亮相于由重庆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听党指挥跟党走建功立业新时代”——“重庆英才讲堂”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报告会讲台,即引起热烈反响和广泛关注。

    “西迁故事虽距今已远,西迁精神却历久弥新,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一定要持续弘扬和传承‘西迁精神’,为人民的健康,国家的发展与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副主任胡柯说。

    刘宴兵表示,“打造西迁精神宣讲团,是学校对创校历史的铭记,也是学校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有力举措。我们要鉴往知来守初心,砥砺前行担使命,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让流淌在记忆中的红色基因和光辉历史,转化成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1-10-15/202029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