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城市文化建设语境下文创设计教学探索

[db:作者]  2021-10-26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后,城市文化的建设越来越引起各地的高度重视。随着文化经济产业的快速“跃迁”,当代设计正发生十分重要的转变,对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如何适应城市文化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人才?这是设计教育必须思考的新课题。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语境。对文化的继承是一代人的责任,也是当下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这种继承绝非被动的传递,而是主动的吸收和转换。

    文创设计是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的重要课程,学院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尤其关注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与发展,深刻钻研设计新学科建设的内核,以城市文化发展的新需要、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聚焦多学科知识领域的交叉融汇。学院多措并举,在城市文化建设的语境中,探索文创设计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模式。学院基于城市文化建设语境进行文创设计教学探究,通过分析城市文脉的内在逻辑关系,解读视觉表征与文化内核的联系,探寻城市文化内在意蕴的构建需求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并意图将这种文化意蕴融入文创设计课程,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城市文化建设语境下的文创设计教学探究,包含两个维度:一是纵向的历史性文化延续,即“文脉”。在语言学中,可以理解为语境或上下文;在设计中,则更多地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强调文化的承启关系。二是横向的区域性文化传承,反映文创产品背后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

    认知边界

    重构文创认知

    “认知边界”是学院文创设计课程的先导主题,以城市文化为圆心,着重探讨文化创新进程中的文化因素和影响城市发展的内在关系。由于城市文化形成过程的长期性,文化形态也在不断演化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即独特的艺术审美。城市本身承载了大量的文化因素,文创设计是将这些文化因素转化成设计要素,并寻求符合现代生活型态的设计新形式的过程。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个整合的概念,是创新的文化场域。通过这一语境透视文化创新,从功能、文化、价值、审美等角度,建立城市文化的概念体系,促使学生对文化创新的认知发生改变。

    学院邀请研究城市文化的专家、学者走进课堂,针对“认知边界”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在城市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学院的课堂教学尤其关注当下发生的事实,在尽可能宽广的范围内搜寻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帮助学生拓宽学习边界、重构认知版图,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文创设计。

    城市文脉

    梳理文化体系

    文脉是创新的源泉。文创开发不单是文化元素的解构整合,更要求对文化的准确传达和解释,其核心在于“文化内核”。城市文脉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也体现了城市的生命力与发展前景。在学院文创设计课程中梳理文化体系、明确文创设计研究的范围与价值体系,是推进文化创新实践的合理途径。

    基于此,学院的文创设计教学在深入梳理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和凝练地域特色的前提下,详细梳理各种文化现象的理论根源,对城市的有关事实与规律进行系统性解释,追溯城市文化的内在演变过程。对城市文脉的深入探究需要进行各种文化现象的考察,包括文化融入城市生活的各个层面,例如历史、民族、建筑、城市形象等多个文化视角。

    学院在课堂上有机引入并充分运用文化现象学的理论方法来解读和塑造城市空间的文化内涵,综合运用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来挖掘城市空间各个维度的文化现象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和历史内涵,由此实现对城市文脉的文化建构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

    文化表达

    构建设计方法

    文创设计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将文化符号或文化内涵与产品属性相结合、进行重新组合和解读,赋予产品新的风貌与价值,这是一种新型的文化表达形式。从设计要素、设计文脉、设计模块、设计系统的体系构建出发,通过课程前期对城市文化内容的整理,提取城市文化符号,将抽象文化形态向视觉层面转化,逐步构建城市文化的创新设计方法。文创设计教学,要依托城市现有文化脉络与文化资源,指导城市文化创新设计实践。文化特色是城市建设综合构建的结果,其中包含了内容策划、视觉定位、语言表达、技术手段等建立当代城市文化形象的方法,共同呈现了当代城市发展语境下的文脉表现语言。文创设计的方法,是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语境下推动城市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视觉传达设计创新而言,主要体现在设计理念、视觉语言和技术表现三个方面,三者构成一个整体。

    学院为解决这一文化表达问题,前期已展开了关于辽宁城市文化形象的课题研究,又连续几年在教学课堂上尝试文化创新的路径与方法。各教学单位与文化单位、商业集合体等多领域合作,带领学生完成文创设计方法模型,探索了设计创新方法论与实践,推动了城市文化形象的建立与升级改造。

    弥合共生

    研究整合关系

    学院课程建设从文化创新的角度提出了城市文化结构化与符号化的建设性理论,并着重研究二者的对应关系及在学科中的整合。通过结构化研究,探寻沈阳城市文化内在意蕴的构建需求,寻找城市性格、思维习惯和政治经济发展的深层联系。文创设计中暗含着城市认同与文化归属,好的文化创新是从“重器”到“重人”,再到“重道”,从城市公共形态转入城市文化过程与社会研究。城市的文脉化、符号化,是在文化传播中凝练出经过抽象、概括的高度符号化的视觉形象,达到以形表意、以象表言的目的,最终成为城市识别的符号化载体。

    城市具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内容,也保留着地域与文化因素。城市文化建设,其背后的因素是形成文化独特性的依据。文化创新发展是城市文化建设明晰的必然结果,深入思考其内在关联,从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协调关系来说,具有推陈出新的重要意义。

    探究文化创新的理论体系,将其与城市文化的空间与视觉进行内涵上的多重交叉和融合,并通过设计的可能性探寻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向,是学院现在和未来文创设计与教学上的重点工作。由此讲好城市文化故事,更多地让教学实践成为可能,为未来城市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融合在更多领域的实践提供可参考的范式。

    (白新蕾 刘亚璇)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1-11-02/202073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