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正引发可产生链式反应的科学突破,催生一批颠覆性技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重庆市融汇沙坪坝小学依托毗邻融汇创客小镇的独特优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以信息化、智慧化、智能化建设为平台,以人工智能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为中心,以人工智能课程为引领,强力打造“融e AI”课程,期望从课程角度来思考和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让融汇沙坪坝小学成为一所人工智能未来学校,让人工智能教育改变融汇学子的未来。
“融e玩创”
提供乐教乐学的发展空间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已迅速迈进人工智能阶段。基于此,融汇沙坪坝小学全面贯彻《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精神,以“学习成玩 创意有形”为课程理念,以“嵌入式”魔方课程架构为支撑,创新开发“融e玩创”特色校本课程群,积极建设“融e玩创”课程基地,全力搭建多途径、多渠道、开放式的体验式学习平台,致力于创建一所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未来学校。
构建“融e玩创”课程空间。除“嵌入式”楼层中学生“三室二厅两卫”的“嵌入式”普通教室之外,学校利用已有的“嵌入式”场馆,将玩创课程资源、玩创课程教师社群、玩创课程学习的学生社群进行配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嵌入式”“融e玩创”课程专用教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边界的学习空间。
构建“融e玩创”校本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时,学校融入信息技术、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内容,形成了科学的“融e玩创”课程体系,出版了独具校本课程特色的“融e玩创”课程指南,并按照课程图谱全面开发学校“融e玩创”精品课程,将国家课程进行年段间和学科间的整合,开发出丰富的“融e玩创”校本课程教材系列,用于指导教师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加强“融e玩创”课程实施。学校以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提升为主线,对课程本身构建的科学性、可实施性以及具体如何科学实施和评价进行系统研究,组建包括行政领导、专家团队、骨干教师及家长学生代表参加的研究团队,对“融e玩创”课程的科学实施进行深入的追踪研究,开辟了基于“深度学习”“跨界学习”和“社会学习”的同龄学习区、混龄学习区和社会交往区,为学生提供了适合的学习空间和生活方式。
完善“融e玩创”课程评价。学校对精品课程的开发、“融e玩创”课程的实施以及学生学习“融e玩创”的绩效进行质量监测和实施评估,形成了科学的“融e玩创”课程开发、实施及学生学业评价,促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持续提高学习效能,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融e AI”
建设一所智能化的未来学校
人工智能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内容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融汇沙坪坝小学结合智能化时代要求,从课程空间、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教师成长、学生成长6个方面入手,将课程相关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全力以赴推进“融e AI”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精准服务师生深度学习、跨界学习和生命学习。
打造“融e AI”课程发展空间。学校立足信息技术引领教育未来的要求,继续完善整体空间建设,整体打造“智慧校园”全息系统,将管理、课程教学的实施评价以及教师、学生的发展等有机整合,着力建设一所智能化的未来学校。
构建“融e AI”课程体系。“融e AI”课程是“融e”课程体系下的“数学与科技”领域分支,主体包括由国家课程“信息技术”“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相关内容整合而成的基础课程“信息技术融合课程”,以及拓展课程“‘融e AI’智慧编程”“‘融e AI’3D打印”“‘融e’机器人”“‘融e AI’智造”等,不仅开发出本校课程教材,还同步开发出相关课程配套资源。
落实“融e AI”课程实施方案。“融e AI”课程实施拟在学校对国家课程相关内容进行融合的基础上,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校快乐活动日等进行有效实施。一是构建学本融知课堂,有效落实“融e AI”基础课程。学校继承陶行知先生“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利用“双主四学试错”的教学模式进行“融e AI”基础课程的教学。二是利用每周四下午的快乐活动日,由外聘教师与本校信息技术教师共同成立选课社团,开展一次时长80分钟的“融e AI”拓展课程,对在智能编程、实体(虚拟)机器人、3D打印等方面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自选课程。三是每年5月在全校举行为期一个月的“‘融e AI’科技主题节”,开展人工智能科技小发明评选,颁发“融e”科技创新校长奖。
建立“融e AI”课程评价体系。学校将在未来基地的建设中搭建与项目研究配套的系列管理评估制度,初步开发出《融汇沙坪坝小学课程管理制度(试行)》《融汇沙坪坝小学课程实施制度(试行)》《融汇沙坪坝小学课程评价制度(试行)》等,还研制了相关评价量表,准备在课程中试行加以验证和调整。
搭建“融e AI”课程教师成长中心。针对当前校本研修普遍存在的时空保障不足、内容聚焦不准、主体动力不足等问题,融汇沙坪坝小学从重构研修空间、重组教师人群、聚焦研修内容、创新研修管理的角度尝试校本研修整体变革,利用学校人工智能课程空间打造信息网络全息系统,有效地把嵌入教师日常工作情境的校本研修与人工智能课程网络研修有机结合,搭建具有融汇特色的“融e AI”教师研修网络平台,有效促进了全校教师队伍的成长。
建设“融e AI”课程自主学习互动平台。学校与相关机构合作,利用信息技术智能平台,创建包含教学、研修、作业创意等内容的人工智能课程平台,整合课程资源,生成教学信息,智能反馈学习效能,让学习智能化、数据可视化。
“融e”编程
让玩创元素融入居家学习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相继开启线上教学模式。什么样的编程内容适合居家学习?什么样的学习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编程学习的兴趣?什么样的评价方式能有效撬动线上课程实施的质量?融汇沙坪坝小学根据学生居家学习的特点,开发并实施了由趣味基础编程、自主玩创编程和抗疫主题编程三大板块构成的“融e”空中课堂编程课程,让编程“玩创”元素融入学生居家生活,使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得到较大提高。
构建“融e”空中课堂编程“五导”模式。“空中课堂”打破了师生面对面授课的传统模式,对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性更加聚焦。“融e”编程空中课堂“五导”模式是将课堂分为“导启—导思—导研—导评—导创”5个环节,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交互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提升学生学习自信,蓄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居家自主学习能力。
强化“融e”空中课堂编程教师研修。自我更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要依靠教师自主的研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师虽然无法像在学校一样组织面对面的研修活动,但可以组织有效的网络研修。在“空中课堂”实施期间,学科团队聚焦教学质量,狠抓日常听课、日常研修、教学反思三大常规,有效落实积极有效的教师网络日研修,多形式、全方位保障课程的高效实施,促进团队教师专业成长。
健全“融e”空中课堂编程管理机制。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融e”编程“空中课堂”从课堂、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建立了管理机制,实现课堂有效管理。
完善“融e”空中课堂编程课程评价。基础教育校本课程的评价应本着发展性、多元性、科学公平、稳定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围绕课程、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进行构建。“融e”空中课堂编程课程通过对课程自身、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多维度立体构建评价体系,以评价为杠杆来撬动课程实施质量。
课程建设既要符合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需要,又要尊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规律,与教育实际相结合,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近年来,学校通过人工智能基地的探索实践,成功申报国家、市、区级课题38项,其中已结题的一项国家课题、两项市级课题均获“优秀”等级;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学生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编程竞赛一等奖等351项荣誉;学校先后获得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文化实验学校、重庆市首批智慧校园示范学校、重庆市编程教育试点学校、重庆市院士专家进校园科普活动定点单位、沙坪坝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方向)课程创新基地等称号。
知向何处,不惑于方向;明所从来,不竭于动力。面对新一轮人工智能的热潮,融汇沙坪坝小学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在学校蓬勃开展,引导学生知行试错,让学习有趣,让思维可见,让创意有形。(郭先富 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