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db:作者]  2021-11-09 00:00:00  互联网教育报

    第二期教育部直属机关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暨第六十四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近日开班。学员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等主题认真学习思考,产生了一批成果。本报特选取部分学员心得体会予以刊发,敬请关注。

    ——编者

    努力成为能担重任的年轻干部

    教育部办公厅信访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 蔡明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提出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干部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指明了正确方向。

    年轻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对党忠诚。年轻干部要把能不能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不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能不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能不能坚持党和人民事业高于一切,自觉执行组织决定,服从组织安排等,作为检验是不是对党忠诚的标准,时时对照、躬身践行,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做到热爱党、拥护党、永远跟党走。

    年轻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年轻干部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考验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是党性纯不纯、强不强的重要体现。年轻干部既要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更要有公而忘私和不计个人得失的品格,不做爱惜羽毛、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争做坚持真理、善于斗争的坦荡战士。

    年轻干部要发扬“挤”“钻”精神,不断在干中学、学中干。重视学习是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强学习、增强本领不仅是自己成长的事情,而且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年轻干部只有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困境。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在工作中真正上心用心,及时总结思考。只有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使自己在实践学习中快速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

    当前,我国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年轻干部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以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砥砺政治品格,锤炼过硬本领,努力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新功、立新业。

   

    立德树人成效是评价高校的根本标准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信息处副处长 郭栋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对高校开展评价时,必须将立德树人成效落实为评价的根本标准,贯穿全过程全环节,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风向标作用。

    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应得以落实。高校党委应抓好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之路,统筹育人资源和力量;应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系列重要论述的核心和实质,全面梳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和薄弱环节,做好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顶层设计;应将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作为最大责任,纳入高校党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的核心议题研究部署。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得以落实。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高校须始终坚守大学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设计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和管理体系,健全立德树人协同机制,共同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应重点做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协同开展,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应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环节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活动和重大需求,构建多位一体育人平台,使理论学习与实践体悟相得益彰、融通共进。

    在教师评价改革中应得以落实。高校应深入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应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全面改革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破立结合,建立以成果质量和实质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潜心教书、安心育人,做心怀“国之大者”、立德树人的能者。

    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应得以落实。高校应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注重立德树人“第二课堂”建设,以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为着眼点,强化育人活动设计,推进劳动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在开展育人评价时,坚定落实教育评价改革精神,破除“唯分数”论,以德育为统领,构建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学生破除功利、潜心治学,以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扎实开展调查研究 提升思政工作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党总支书记 严帅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提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扎实开展调查研究,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蕴涵,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

    一是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势与挑战。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当前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肩负的任务在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势与挑战也在变化。重视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既是坚持人民中心立场,也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重视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深刻体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

    二是掌握调查研究方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守正与创新。做好调查,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只有带着明确的目的真实的问题开展调查,才能掌握一手的资料,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本质、把握规律。做好调查,要不断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过程、效果等,可以通过显而易见的语言、行为、成果进行收集,更要注重网络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留下的各类信息,把不会说话的数据转变为富有说服力的论据,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三是健全调查研究制度,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加强调查研究的实践导向,调查研究的成果要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日常方案和紧急预案,做到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统一施策与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相结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调查研究的系统设计,帮助建立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测评体系,形成调查、研究、评估、反馈、改进一体的制度闭环,在循环往复中分析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的制度建设,健全常规调研、专题调研、联络群众、定期会商等常态做法,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主要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分工负责、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

 

    激活高校档案记忆 凝聚思政教育认同

    厦门大学档案馆馆长 石慧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特别是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

    高校档案是学校办学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以档案文字、图片和音像视频等形式记录着师生校友成长的生命轨迹,有效提升了学校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效果,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者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需要充分激发、聚合好教师、学生、管理者等多方力量,利用、挖掘好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校史资料等多种载体和资源,共同实现高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要求。高校档案既是学校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立德树人资源的“收集者”,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发挥好高校档案的资政育人功能,既能拓宽思政教育的渠道,也能提升管理者育人的水平。

    标志着高校共同记忆的档案是学校的精神魂魄,更是国家和民族这个大的共同体记忆的组成部分。管理者重视和做好档案的收集存储、开发利用,讲好档案故事,特别是对红色档案深入挖掘,自觉建构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爱国爱校的思政教育认同环境。对于教师而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要真正上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自身需对自己所传授内容高度认同。丰富多样的档案记载着同所高校历史上的大家名师,榜样的力量不再遥远,共同记忆有助于点燃他们爱校荣校的热情,调动系统推进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使命。

    对于学生而言,档案是学校精神品格与文化特色区别于他校的历史见证,也是打在学生身上独特的文化烙印。创新多种方式建立学生与校史档案记忆的“连接”,使他们徜徉于校歌、校训、校徽等自信自强的文化追求中,触摸校园里一砖一瓦背后的热血故事和家国情怀,感悟前辈师长流血牺牲、将个人成长融入祖国发展成就的宏图伟业。对于校友而言,档案记忆因校友成长成才经历的更新增补更加鲜活动人,更富时代强音。校友在无声的档案中感受思政教育穿越时空的温度、深度和广度,将高尚的道德情操融入社会实践,修身修为,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营造人才竞出的环境和风气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章益国

    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高等教育要发挥培养自主人才的主力军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大力发展,我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并由大批人才簇拥产生出大师。新时代是一个需要人才而且必将产生人才的时代,当被别人“卡脖子”的时候,不免有“才难”之叹,高校要营造人才成群竞出的环境和风气,以应时需。

    一是要营造一种适合人才脱颖而出的风气。中国传统思想家认为,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我们看到,有些历史时期,人才蜂起,灿若星辰,而另一些时期,则人才寥落,穷绌不应时需。这就如把差不多数量、同样优良比例的种子撒在不同的地方,这些种子并不能颗颗发芽,不能长得同样茁壮,土壤和气候在不同的种子中做着选择。精神的土壤和气候——风气,也在人群中做着选择。形成良好风气才能鼓舞人才源源不绝地涌现。“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陶铸人才、砥砺人才,端在开启风气。唯有一时之风气,乃成一时之人才。

    二是要提高对人才的鉴识力。辨识出谁是人才,是爱才敬才用才的前提。要基于学界清议,鼓励学术批评,形成内行的、有学术格调和品位的评价之风;不能论资排辈来判别人才,青年是科学探索中最生动的力量,要允许他们自由探索和讨论,保护他们的风发意气,鼓励他们冲破陈说,让机会在代际公平分配,不要让青年人在等待中虚耗生命;人才即是特出之士,创新即是突破标准,不要用一把尺子衡量,要拔奇取异,让具真才实学者有用武之地,而且要趁早就有。

    三是营造能吸引人才聚到一起潜心治学环境。学术品位相近、志同道合的教学科研共同体,是培养人才乃至孵化大师的思想沃土。要确保教师的教学科研时间,平息躁竞之心,营造静心做学问、搞研究的氛围;避免“数目字管理”、“指标化运动”和“内卷式竞争”虚耗人才的精力,扼制青年人的才华施展与志向养成,不要用外部的量化考核逼迫产出大量平庸的低水平重复作品,而要激发人才内在的学术志趣和成就动机;让人才聚到一起相互砥砺启发,增加思想的流动性和丰富性,就越可能出现更加新颖和丰富的观念组合,最终形成无负于时代的“千里马竞相奔腾”“天才成群而来”的场景。

 

    辅导员要当好学生成长引路人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余佳

    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时,特别勉励全国高校教师要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辅导员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承担着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尤其需要秉承立德树人初心使命,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改进、自我提升,更好担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责任。

    首先,辅导员要“自己信”带动“大家信”。只有自己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想清楚、弄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才能对“中国之治”背后的制度密码了然于胸,真正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自己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在育人过程中,自觉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爱国情怀上下功夫,向学生诠释清楚时代新人的历史担当。

    其次,辅导员要“慎独其身”带动“兼济天下”。辅导员的育人阵地虽然主要在课外,育人方式与课堂正式教学不同,但这种与学生日常交流交往中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往往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成为学生今后立身处世的言行表率。辅导员只有自己“其身正”,才能让学生“不令而行”,只有自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才能让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引领学生未来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而不懈奋斗。

    再其次,辅导员要“个体强”带动“群体强”。“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辅导员只有坚持受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断提升理论辨识能力、业务专业能力、创新工作能力,才能增强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使思想政治工作见真章、有实效。好老师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辅导员就是学生身边最好的榜样,要以身作则引领学生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脚踏实地中成就事业。

    最后,辅导员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努力培养一大批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筑梦人”。辅导员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育人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无愧贡献。

 

    努力培养服务乡村振兴高质量人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 张海成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部分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作为涉农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首要任务就是心怀“国之大者”,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努力培养一大批服务乡村振兴的高质量人才。

    高质量乡村振兴人才必须厚植家国情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必然要求,对于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从这个视角看,乡村振兴总体上必然要经历从落后到进步、从艰苦到繁荣的历史过程,这一伟业的创造者必然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历史自觉,才能够做到坚守初心、矢志不渝,扎根乡村、默默奉献,才能真正把握农业规律,倾听农民心声,融入乡村发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打赢乡村振兴持久战。

    高质量乡村振兴人才应了解未来农业的趋势特点。乡村振兴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主动研究规律、善于把握规律,是我们运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必然选择。从乡村发展的历史维度看,我国乡村正处在近代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我国农业总体上处于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期,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表现在人多地少、水资源缺乏、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农业需求由温饱型向功能型转变及农业人口大幅度减少等方面。推进乡村振兴要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导向,优先开展未来农业形态的研究,把握好未来农业具有的三产融合、主体多元、绿色发展、健康引领、装备智能、全球配置等显著特征。

    高质量乡村振兴人才要有“全科”式的知识技能。乡村振兴是我们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关键性工程,乡村振兴工作面更宽,是一项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乡村各个方面,其深度、广度和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没有系统学习和系统思维能力,没有全面过硬的知识技能,我们培养的人才就不能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对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系统构建面向未来农业发展要求的“全科”式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服务乡村振兴高质量人才培养能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锻造“四力”履行立德树人使命

    郑州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 周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敢于斗争。高校中青年干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增强政治执行力、夯实理论学习力、凝聚实践创新力、提升未来谋划力,履行立德树人教育使命,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增强政治执行力。要把牢政治引领“方向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政治信仰。学好党史,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基本经验,始终坚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夯实理论学习力。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其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鲜明特色,多维度掌握其学理支撑。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创造的伟大成就、形成的建党精神、铸就的宝贵经验,以及开拓未来必须坚持的方向道路、传承的精神作风、肩负的任务使命。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定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观点,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方法原则。

    提升实践创新力。科学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科学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动态平衡中实现发展。解决好制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资金保障等障碍,确保高校履行的职责使命。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是高校之本的理念,坚持和完善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和创新发挥教师积极性的各项制度、调整和充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各项制度,坚守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底线。

    增强未来谋划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教育现代化强国目标任务要求,科学谋划未来30年、50年高等教育发展之路;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价值旨归,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大人力人才资源和知识技能支撑;以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创新为现实举措,在加强高校党的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方面精准发力,形成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1-11-17/202114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