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成才,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路径,就是回归教育本质,从“人”自身的发展特点出发,深入理解教育规律问题。由于同处儒家文化圈,关于教育规律的认识,中日两国在传统教育智慧上有相通之处,通过对两者代表性教育理念的梳理,有助于加强当代中日两国国际教育交流。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有一句至今被奉为教育真谛的名言,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道理在于人的培养与树木的生长一样,都具有阶段性和长期性。超越固有规律揠苗助长,则无法实现“成材”与“成才”的目标。这是具有中国智慧的理性思辨,也是对教育规律的深刻阐释。
深受中华文明影响的日本,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也生发出与我国“百年树人”传统教育智慧相近的教育理念。
荻生徂徕是日本近世硕儒,对中国的礼乐文化情有独钟,认为与朱子理学的“天理”相比,儒家礼乐文化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践性更胜一筹。荻生徂徕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敬”“习”“礼乐长养”三个方面,此三者分别是他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教育规律的认知。荻生徂徕倡导“礼乐长养”之道,强调知识及人才贵在“养”以成之,即“得其养以成才”“失其养以不成”。我国礼乐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十分丰富,关涉立德修身等人才培养相关内容。荻生徂徕正是发现礼乐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才培养功用,故而提出须以“长养”的态度耐心对待人才养成。他认为“成人者成德也”“德立而材成”,而礼乐文化可以“养人之德性”。
荻生徂徕既强调后天积极的“习而得”,又注重礼乐文化涵养人的品德之功能。因而,他提出:“不求备于目前,而期成于他日。日计不足,岁计有余,岁计不足,世计有余,使其君子有以自然开知养材以成其德,小人有以自然迁善远恶以成其俗。”知识学习乃至成才是一个自然开悟的过程,非朝夕之功,须长期打磨,这是作为学习主体的人的内在成长规律,也是教育所应遵循的规律所在。因此,礼乐之长养之道虽是古代教育理念,但本质上符合普遍意义上人的发展规律,体现了礼乐文化对东亚各国理解教育本质和规律的影响。
荻生徂徕还把礼乐文化比喻为和风细雨,能于润物无声处起到育人之功。观照现代,教育就应该是在坚持原则和规律下的有温度和温暖的行为。面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迷惘甚至迷失,多点儿宽容和耐心,严格与守护并重,敲打与鼓励兼顾,最根本的是以公平、发展的心态守望、助力学生成长。
同样,日本教育家细井平洲也对育人规律有类似的阐述。他在著作《嘤鸣馆遗草》中以草木生长规律有“始中终”三阶段为引,强调人如同苗木,从幼苗长至挺拔笔直的栋梁,都需要一个自然天成的长期过程。因此,要尊重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的自然天性。在事物幼小之时,为防止其“长歪”,我们要甘心做旁侧支架,多些耐心引导;少些超越阶段性和规律性的硬性干涉,不能急于“加负”让其“由弯变直”,要尽量让幼苗自然生长。否则,幼苗可能会过早枯萎或受损,难以成为栋梁之材。细井平洲的自然教育论与“百年树人”以及“礼乐长养”之道在内在思路上是一致的,均有不求备于眼前,而是期待成于他日的长远眼光。
荻生徂徕与细井平洲的教育观对日本现代公立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当前,日本学生同样面临着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而校外培训班违反教育规律的教学行为,也引发日本教育界反思:为了让学生考入大学而教给他们“两点间最短距离”的捷径,这样的教育又怎么可能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才?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深化对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是教育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可以说,我国传统教育智慧中的“百年树人”与日本教育家提出的“礼乐长养”之道,都是在强调教育应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教育要尊重人的天然禀赋,高明远识,以宁静致远的开放心态顺势引导,因材施教。高分不是育人的最高目标,能滋养打动人心、触发潜能与善意、培育健康向上人格的教育才是更高明的教育。
(作者系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本文系天津市2018年度哲学社科规划课题“东亚视域下日本江户古学派经世思想及其启示”[TJSL18-00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