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已经过去十余年。我们今天对课程改革的理解较之以前有明显区别。就学校层面课程改革的认识,我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维度再思考。
课程改革是什么?课程改革是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学校文化等涉及学校教育进行立体改革。学校是立体的,校长要改革成功,就需着眼全方位改革,不只是课程教材方面的变革,还涉及学生在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班级文化、课程设置、德育活动,等等。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是改革“教”和“学”的方式,但是不止如此。教师以往轻视学生经验和能力的发展,现在将学生放在“课堂中央”。那么校长就应该创设与此匹配的课堂文化,因为民主的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是实现教学方式变革的基础。课程改革从技术层面讲是改革教学方式,从文化上讲是培养民主意识和自由精神。所以,课程改革更是学校文化、课堂文化、班级文化和师生关系的重塑。
课程改革如何实施?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学校的产品是学生吗?如果把学生当作产品,就如工业化生产线上的流水作业,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子。那么,学校的产品是课程吗?学校提供丰富的课程,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营养。但只是提供课程吗?有了课程,如何借助课程将教师和学生建立关联?由此推断,学校的产品是服务。学校提供丰富的课程,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民主文化,实施合理的评价措施,让学生在提供的服务中汲取营养。这里所说的服务,并不是一味迎合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将教育置于被动的从属地位,而是教育者按照教育规律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自由呼吸。
既然课程改革涉及学校管理、组织文化、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等方方面面,学校课改就应该进行立体变革。学校在管理方面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网状管理模式,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设利于合作、研究、协商的组织文化;在课程设置方面,在高质量完成国标课程的同时,开设丰富的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性学习,为学生发展提供养分;在教学方式上,提出“分享式”教学,提倡“为教而学”,让学生在教会同伴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深层理解和内化;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多样化评价标准,而不是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学生。
在具体操作中,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接纳新理念”是课程改革的前提。对于理念的接受,一线教师往往是从改变行为开始。只有在行动中,教师才能体会到新理念的价值和力量,从而坚定信心。
课程改革的最大难点是“改变习惯”。教师改变不好的习惯,是改革进程中最艰难的自我斗争。这需要同伴的提醒、领导的激励和自我的控制,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做出来”。理念被接受之后要付诸实施,实施中会遇到许多困难,“知道”与“做到”之间有很长的距离。此阶段最重要的是坚持。
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营造适合变革的“组织文化”,塑造利于研究、促进分享的组织文化。这对教师的知识管理尤为重要,因为教师只能在“做”中积累内化,而不是靠外界“植入”。引领教师走向研究,形成自己的“教育学”,是一所学校课程改革能否持续的重要标志。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宜昌市天问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