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关注2015年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 摒弃以应试为目标的“产品”

[db:作者]  2015-01-28 00:13:47  互联网

  片段一:海市蜃楼奇观再现、科技奥运精彩回放、巧控钢球爬坡游戏、微型火车“呼啸而过”……每一样寓教于乐的实验探究器材都吸引着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动手欲。这是发生在“兴华科学探究馆”里的场景。

  片段二:一台电脑、一块手写板、一台视频录入机,一堂“微课程”应运而生。这些最初协助教研员高效辅导教师的小工具,如今却演变成了互联网思维下教师教学的课程资源。教育变得越来越好玩了。

  片段三:没有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课时,附加多余的课业负担,只是通过远程辅导与协同教研,农村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和英语听说能力便得到了大幅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接近甚至达到当地城市学校的水平。

  1月23日,“首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主题是“共建共享中国教育创新成果”。

  以上3个片段是新闻发布会现场展示的“样本教育创新成果”视频,生动的画面、鲜活的案例,深刻地解读了教育创新成果遴选标准的三个属性:

  一是教育属性。教育创新成果应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从根本上,并最终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二是创新属性。教育创新成果应为有效解决教育现实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或实现组织方式的变革,为追求优质教育提供实现的可能和新的解决方案。

  三是“产品”属性。教育创新成果应像“产品”一样,为解决某个具体的教育问题提供可操作、可应用、可推广的方案。它可以是某种教育方案的微创新;可以是成熟的、物化的教育产品;也可以是涵盖教育资源、平台和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据了解,教育创新成果的征集采取自主申报和专业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最终遴选出的国内外优秀教育成果将在今年下半年举办的教博会上展示,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创新成果。

  教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强调,“教育现象非常复杂,从某个细小环节的改进,到基于全局的优化,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凡是能够被学校、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或家长广泛运用的教育创新成果,都为我们所期待,但是我们坚持一个原则——对一切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的产品说‘不’。”

  “观察现实的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儿童天性已经成为不少教师的自觉意识。但是当我们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还是会发现,应试教育倾向仍然比较严重。教师由于受自身能力、学校资源等各方面的限制,在面对一个个具体教育问题时,往往找不到一个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就造成理念与实践的脱节。”刘坚说,“这次博览会就是要发现和展示一批国内外优秀的教育创新成果,形成一个教育创新成果‘超市’,为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创新产品,帮助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每一天的教育教学中,从而惠及每一个儿童。”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2-11-25/202546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