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人就业之后都在感慨,原来在学校的题海里奋战了这么多年,所做的都是无用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都得从头学起。我们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让人们产生了如此可怕的想法?
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就是现代生活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和落后的“教育力”之间的矛盾。现代生活中稍有不慎,便被人说成“你out了”。“教育力”这种说法,大家还可能比较陌生。
首次提出“教育力”这个概念的,是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博士斋藤孝。斋藤孝认为,教育力首先是传递梦想的能力。他说:“一个向往新世界、洋溢着学习热忱的人,自然会散发出一股魅力。而受到他‘梦想力’触动的人,也会不知不觉地萌生学习的欲望。”
还记得你最初的梦想吗?你今天从事的事业是否有违你学习的初衷?如果没有的话,你真的太幸福了。你一定是正走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专业知识。你所学的知识,不是用了几成的问题,而是根本就不够用的问题。
就拿我所从事的语文教学来说,简直就是个知识的无底洞。清代鼎盛时期的标准八股文十大选集本之一《眉园日课》,录有眉园家垫的“学规八条”,一是身心之学,要人“把心收来”,追求学养,首重养士;二是政治之学,要人以天下为己任;三是经籍之学,即儒家经籍为治学之本;四是史汉之学,效法吕东莱读《史记》之法、苏东坡读《汉书》之法;五是文选之学,标举“《文选》烂,秀才半”、“《文选》熟,秀才就”的训示;六是说文之学,注意读书先要识字;七是馆阁之学,讲求馆体书法,说是秀才出笔有八股气,写一书札亦邋遢,要求随手拈来,妥当雅饬,成就翰苑之材;八是科举之学,熟读熟讲,寝食不废。邓云乡先生说,这八条学规,几乎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学问。
我想我还没有“入门”。因此,我提出“读书即备课”的语文教育理念,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他是当不好教师的。教师的教育力主要来自于他的“学习力”,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懂学习的专家。学生则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如何习得知识,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
即便你所学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貌似一点也不实用,那也不要紧。庄子有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学习的主要目的,还不是应对实用生活。爱因斯坦说:“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独立自主的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当然离不开实用知识,但那绝对不是人的全部。人的全部尊严在于超越动物性的本能,在于勇于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在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于成为精神性的人。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