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五招破解农村教学点师资难题

[db:作者]  2015-03-11 01:27:45  互联网

  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是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以雷万鹏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20个省(区)开展了“农村教师发展”调研,回收了近千份教师和家长的有效问卷,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教师数量短缺,代课教师比重大。教学点教师普遍从事多科教学、全科教学或复式教学,师资短缺导致音体美、英语、计算机等课程在教学点难以开齐开全。教学点代课教师比例远远高于非教学点代课教师的比例,而且基本没有配备特岗教师,农村教学点成为师资补充的“盲区”。

  教师年龄老化、学历偏低。农村教学点中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仅占11%,而非教学点这一比例达到33%;农村教学点教师平均年龄为46.1岁,非教学点平均年龄36.5岁。近半的教学点教师学历仅为高中(中专)学历,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不足1/2。而在非教学点,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到83.7%。

  教师收入水平极低、工作任务繁重。调研发现,教学点教师年平均实际收入约21131元,为非教学点教师收入的80%左右。教学点教师每人每周平均上课比非教学点教师约多6节,而且农村教学点教师除教学和班级管理之外,还要照顾比非教学点比例更高的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这进一步加重了其身心负担。

  教师培训机会少、教育信息化发展滞后。教学点教师参加校外培训的机会远远少于非教学点教师,而且绝大部分农村教学点教师主要是参加乡镇和县级培训,极少有机会参加省级或国家级培训。

  农村一些教学点都有信息化设备,但因缺乏必要的维护而老化严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投影仪、多媒体等新兴教学媒介使用方面,教学点教师远低于非教学点教师。

  保留并发展农村教学点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此,要正确认识农村教学点的功能和价值,要重点提升农村教学点教师质量,解决制约农村教学点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此,我们建议:

  实施师资优先配置政策,为农村教学点补充优质师资。在优秀师资补充中,中央应制定政策确保教学点教师优先补充。比如在“特岗教师计划”中划分一定比例对中西部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教学点优先补充,并将其实施效果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或者由省级财政买单,优先为贫困地区农村教学点补充师资。

  建立农村教学点教师收入长效保障机制。建议采取“国投、省统、县聘、校用”的方式,中央财政全额承担中西部地区农村教学点教师工资和福利,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6万元的标准公开招聘有意愿从教的优秀教师;省级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和教育发展实际,在经费、管理等方面予以统筹;县级政府按照县域内教学点需求实施招聘工作。

  多管齐下提升农村教学点教师专业能力。强化对农村教师在职培训,在“国培计划”中单列一定指标用于教学点教师培训;在培训课程设计上为农村教学点教师“量体裁衣”、“量身定做”,提高教学点教师的复式教学水平。

  强化校际联系,促进教学点发展。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鼓励校际合作,推广并完善“联校走教”、“强弱捆绑”、“教育发展协作区”等模式,通过教师轮岗交流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带动农村教学点发展。

  大力提升教学点教师信息素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升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素养,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教学的能力。建议中央实施“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能力提升计划”,在2至3年内对全国所有教学点教师进行教育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能力。

  (马敏,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2-11-26/202628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