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牵牛花呀,开满竹篱笆呀,一朵连一朵呀,吹起小喇叭,吹奏一曲农家乐呀……”经典的儿童歌曲在阳光下回荡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沐浴着歌声,安详地坐在过道里聆听。这是一堂没有乐器、没有伴奏的音乐课。43岁的王春生正和着学生的歌声打着节拍,激情澎湃。
王春生,是这所只有10个娃的小学校里的唯一老师;那位老者,是王春生耄耋之年的老父亲。这所小学名叫石门高桃花坞小学。
为教育,13年情注桃花坞
石门高桃花坞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距城区约45公里,地处贵池、青阳和石台三县交界,是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
王春生从石门高到城区,乘班车至少需要两个小时,然后再转车到40里外的乡下老家,单程一趟就得花去半天时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王春生毕业于池州师范。一毕业,他就揣着派遣证来到棠溪,掀开了他一生最热爱和追求的教育事业第一章。
“刚来的时候,我分在棠溪中心小学,我是语文老师,还兼班主任。”尽管已时隔20余年,但王春生对自己初来山村的教学履历仍记忆犹新。
那时,他还是个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时光挡不住岁月的脚步,多年的奔波,岁月已把他拽过了不惑之年的门槛。王春生也未料到,他会结缘石门高桃花坞,而且一待就是13载。2002年,人事调整,他带着一纸调令从棠溪中心小学“空降”到了石门高,任桃花坞小学负责人。是时学校颇具规模,是一所有着100多名学生、7个老师的完小。
石门高地广人稀,学生早出晚归,中午大多在学校食堂就餐。一方面为了安心从教,另一方面为了做好学生的后勤保障,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协调下,王春生携妻带女举家从80多公里的乡下老家搬到了桃花坞,以校为家。
2007年,教育布局调整,学校减员裁班,教师只减不增,学生只少不添。6个教师先后调离,唯独他在坚守;6个年级缩成两个年级,只有10个学生娃——一年级5个,二年级5个。
“因为我们这是山区,一般外地教师不愿意进来,而王老师不但来了,还坚守了这么多年,确实辛苦,也不容易。”面对山区教师工作和生活状况,当地中心学校负责人不无感慨和敬佩。
为学生,全科教学兼保姆
我们一行到达时,王春生正在教学生唱歌。孩子们个个铆足了劲儿,亮满了嗓子,充满童趣,热情高涨。孩子们说,他们每天都是这样的快乐,上课唱歌,下课游戏,读书、写字,乐此不疲。
“他们很喜欢读书,我很少布置作业,但他们却喜欢做作业,经常在完成少量作业之后还吵着让我再布置作业。”说到每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以及性格特点、家庭状况,王春生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从墙上粘贴的课表和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脸上,我们可以读出来他所言不假。语文、数学、朗诵、写字、体育、音乐、美术、安全、品德、书法,课程全面,内容丰富,所有科目都是王春生一个人执教——从早晨上到中午,从下午上到傍晚,经年周而复始。
难得的午休时间,王春生还要照顾10个孩子就餐。学生离家远,都是将午饭带到学校吃。一上午,饭菜基本都凉了。考虑到孩子小,吃冷饭对身体不好。每天早上,王春生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烧好火,把火桶准备好,等学生来之后就将他们带的瓷缸暖在里面。热水也是全天候供应。厨房的火桶里齐刷刷地摆着清一色的瓷缸,还散发着阵阵菜香。
等孩子们挨个洗好手后,王春生将午饭一一发到他们手里,还一再叮嘱,不能烫了,不能洒了。直到孩子们都吃完了,王春生再到厨房,简单对付下自己的午餐,因为他接着就要安排孩子们午休。
午休,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同一个院子里村委会的会议室。那里有沙发,有电扇,学生睡得安心。每到节假日的时候,学生们都说,学校真好,真不愿意放假。
为尽孝,携耄耋老父来深山
王春生在家排行最末,且是家中唯一的男丁。按照农村的风俗,儿子赡养父母责无旁贷。
一边是耄耋之年的老父亲和挚爱的妻女,一边是求知若渴、纯朴可爱的山里娃娃,撇下老父亲独守山村或是抛下学生不管回去照顾家人,对于常人来说,是个两难的选择。但王春生却想出了忠孝两全的办法。他将老父亲接到学校,既方便赡养老人,又便于安心乐教。
如今耄耋之年的老父亲跟他在石门高已生活了10多年。每次周末离校回家,王春生都会早早地安顿好老父亲的衣食起居,他还得赶回家,去看望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妻子和女儿。
如今,王春生的女儿已回到老家的镇上读书,今年刚参加完中考,他爱人在陪读。每个星期五下午放学后,王春生就像候鸟一样,赶最后一趟班车往老家迁徙,周日下午再匆匆赶回来。
“女儿很懂事,成绩也很优秀,爱人对我工作也很支持,说实话,若是没有她们的支持,我在这也不安心”。谈到远在百里山外的妻子和女儿,王春生按捺不住内心的欣喜,对家人的那份眷爱之情跃然脸上。
对于他这样不辞辛苦的奔波,许多人表示不解,不少亲朋好友也有疑惑。面对这些,王春生总是以平常心置之。“作为老师,到哪里都是教书,人要看得开。”王春生的这份淡定、豁达,令人释然。
的确,扎根山村三年五载不难。但像王春生这样坚守山村十几年如一日着实不易。但是,王春生过得从容而快乐。
采访的当晚,记者拨通王春生的电话时,他正在为老父亲读报,父子俩经常这样打发山里的寂静夜晚。王春生高兴地告诉我,他的女儿今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因为她在作文里写下了她的理想,将来也想像他父亲一样,坚守在三尺讲台,当一个好老师。
电话那头,王春生爽朗的笑声也感染了我,让这个夜晚格外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