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课堂教学的重要元素就是“指导阅读”。如何让学生有目的、有情感、有技巧地阅读?教师的“选点”十分重要,要寻找那些相互支撑、相互呼应的“点”,共同构成课堂学习的“场”。
执教教师:湖南省岳阳市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附属小学 卢望军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狼牙山五壮士》
初读课文 融入情感
(教师导入新课《狼牙山五壮士》,导入后进入朗读阶段,过程略)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战斗场面的句子,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好这些句子。
(学生朗读课文,读得一般)
师:同学们,假设你们就是五壮士中的一员,一拨又一拨冲上来的敌人,用枪用刀杀害了你们的亲人、你们的同胞,用火烧毁了你们的房屋、你们的村庄,如果不消灭他们,他们还将杀害更多的人。现在,他们就在你们的眼前,你们准备怎样做?带着这种感情来读。
(学生再次朗读,读得雄壮有气势)
师:同学们,壮士们,如果你们能够阻击敌人,主力部队和群众百姓就可以安全转移。正在转移的人群中,有你的亲人、你的邻居、你的同胞,你准备怎样阻击敌人?再读一遍这段文字。
(学生读得铿锵有力,有些学生还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肢体动作)
师:这次读得非常好,你们从自己的朗读中听到了什么?
生1:我听出了仇恨。
生2:我听出了消灭敌人的决心。
生3:我听出了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勇气。
师:这一场艰苦卓绝的阻击战进行了将近一天,这些战士接下来会怎样做呢?
(教师PPT出示战斗的画面)
生1:我如果是班长马宝玉,我会和对方谈判。
(学生集体大笑)
师:你这个方法适用于外交场合,或者适用于绅士之间。可是,面对这些侵略者,恐怕就不适用了。
生2: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喊一声:“同志们,为亲人报仇!”
生3:战士宋学义把两个手榴弹绑在一起,待敌人走近了才狠狠地向敌人扔去。手榴弹带着仇恨,在敌人中炸开了花。
师:是啊,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细品文句 升华思想
师: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大家找到相关的段落,大声地读出来——
生:一条是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师:你们觉得这一段可以用哪个词来概括?
生:抉择。
师:是的,抉择。可是,这个抉择不是早餐吃馒头还是吃包子的问题,而是生与死的问题。
师:让我们看看战士们是怎样抉择的——
生1:他们选择了把敌人引上绝路,也就是选择了把自己逼上绝路。
生2:他们选择了把转移的时间留给群众和主力部队,也就是选择了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
师:这就是生死选择。但是,这个关乎生死的选择,他们没有半点犹豫。请想一想,有哪些词语可以形容他们的抉择?
生1:斩钉截铁。
生2:热血沸腾。
生3:义无反顾。
师:说得很好,我们带着这种情感,把这一段大声地读一遍。
(学生大声朗读相关段落)
师:战斗渐渐接近尾声,战士们走上绝顶,子弹打完了,手榴弹也扔完了,他们能够御敌杀敌的唯一武器,只有那磨盘大的石头。
(教师ppt出示:石头像雹子一样,向着敌人头上砸去。这接二连三地砸向敌人的,是磨盘大的石头,是壮士们 的决心,是中国人民 的仇恨,也是 的信念)
生1:是壮士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决心。
生2:是战士们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决心。
生3:是中国人民血与泪的仇恨。
生4:是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仇恨。
生5:是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侮的信念。
师:终于,最后一颗子弹也在敌人中间炸开了花;终于,生命最后的时刻来临了。让我们聚焦这最壮烈的一幕,感受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
生:班长马玉宝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师:一个接着一个,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丝毫畏惧,昂首挺胸、义无反顾,这就是——视死如归。
拓展训练 提升能力
师:五壮士的纵身一跃,定格成狼牙山上一幅凄美的风景。现在,我们来欣赏一幅画,就是课文插图上的这一幅,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他们经过漫长的战斗已经疲惫不堪,衣服也破烂不堪了。
生2:我看到他们的手上青筋突起,显得很有力量。
生3:他们的眼睛眺望着远方,喷出仇恨的火光,但也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生4:大家看这幅图上方的天空,右边是黑色的,代表着侵略者;左边是黄色的,代表着中国人民。黄色部分比黑色部分大得多,也就是说,中国人民必将战胜侵略者,取得胜利。
生5:在这幅画上,五位战士站得很高,他们比狼牙山更高大、更雄伟!
师:狼牙山五壮士纵身一跃,跳下山崖,成为大地上的英雄。聂荣臻元帅亲笔为他们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题词中的“燕赵”是哪里吗?
生:是今天的河北一带,也就是狼牙山五壮士的家乡。
师:古人说“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你们知道这里古时候出现过哪些勇士吗?
生1:荆轲。
生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师:每当国家有难,总有视死如归的壮士涌现出来,成为大地上一道悲壮的风景。请同学们想一想,古人有哪些诗句表达了这种情感?
生3:曹植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生4:唐朝的李贺说——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生5:面对元朝统治者的劝降,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师:前几天,我们进行了“中华脊梁”这一单元的学习。请拿出你写的“中华脊梁”人物评选推荐词,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生1:林则徐的颁奖词——你本可以悠闲自在地抽大烟,但你没有,反而努力地消灭这种东西,只为了那风雨飘摇的国家。你本可以悠闲自在地当你的官员,衣食无忧,但惊恐的皇帝将责任推到你身上时,你一句话都没有说,因为你知道,国家需要你。你,将永垂不朽;你,将万古留存。
生2:杨靖宇的颁奖词——这是一场山林中的殊死搏斗,他咬牙切齿,拼尽全力,只为了有一天,中国人民会真正拥有一片自由的土地。舍己为人,这就是他一直以来的风格。他的努力、他的牺牲不会毫无意义。因为,他,他们,都是为了中华之崛起在战斗!
……
师:听了你们的颁奖词,我很惊讶,惊讶于你们对颁奖词这种凝练而优美的语言的熟练运用,也惊讶于你们对英雄人物的准确理解。孩子们,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革命志士,铭记他们的功勋,铭记他们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