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高中学校,8200名学生,148个教学班,从初一到高三年级能否全部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翻转”之后,教学进度如何保证?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山东省昌乐一中联合举办“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发现之旅——走进昌乐一中翻转课堂教学研讨会暨翻转课堂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近千名教育同行走进这所高中,一探翻转课堂的实践成果。
压力之下的改变
“早在2011年,我就已经听说了翻转课堂,当时就觉得眼前一亮。”昌乐一中副校长张福涛介绍说,当时他还是山东诸城实验中学副校长。
2013年2月,张福涛调回母校昌乐一中。他提出了实践翻转课堂的想法,与校长黄发国一拍即合。
彼时,昌乐一中在潍坊市高中里处于中游水平,如果想突破瓶颈,就需要寻找新的抓手。
两个月的讨论,在广泛收集信息、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昌乐一中成为山东省第一家实践翻转课堂的学校。
2013年4月,学校与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开发建设了数字化学习平台“阳光微课”,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翻转课堂实验就此拉开序幕。从最初的实验班、实验年级,到现在全校推开,不过短短一年时间。
起初,学校担心家长不答应。为此,他们特别邀请家长进入课堂观课,结果家长们无一表示异议,愿意出资购买平板电脑,支持学校开展翻转课堂实验。
而教师们也从旁观者成了支持者,因为看到了“实验班的成绩对比”。
一年后,学校专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兴趣方面,75.7%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能够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自己能够轻松自主地学习。在学习态度方面,22.8%的学生极大地改变了学习态度,55.9%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习态度。
对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90.3%的教师认为翻转课堂改善了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克服了职业倦怠,每一节课都盼望着早点进入课堂进行“创造”。
教师面临“极大挑战”
现在的昌乐一中,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谓“二段”,是指“自学质疑阶段”和“训练展示阶段”;“四步”,是指教师备课的四个步骤:课时规划、微课设计、两案编制、微课录制;“十环节”,是指学生学习的十个环节,其中“自学质疑阶段”包括“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五个环节,“训练展示阶段”包括“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反思总结”五个环节。
在一堂语文课的“自学质疑阶段”,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和一张纸质学案,平板电脑上存放教师录制的微课。课堂上,学生们先自学教材,然后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观看教师的微课,完成学案,然后分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都有一张“疑难问题报告单”,学生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写上去,汇总提交给教师。显然,学案和微课已成为学生上课最主要的两根“拐杖”。
接下来是“训练展示阶段”,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时间。个人组内展示,小组集体展示,教师围绕疑难问题评价点拨,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生不时有“妙语”蹦出,令人惊喜。
“刚开始不太习惯,习惯之后,觉得特别有意思,比以前光听老师讲好多了。”一位学生说。
“学生有条不紊地开展自学、合作讨论,更深入地掌握了知识点,甚至超出了课标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增强了自信心,也锻炼了表达能力。”江苏省扬州市教科院教研员朱雪梅说。但她同时认为,目前的学案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关注知识过多,没有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主动质疑的深度问题较少,平板电脑、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还未得到充分开发。
而这一点也是许多与会专家比较关注的问题。
“学案有了,但太平面化,需要增加学法指导的内容。合作有了,但流于表面,要进一步加强小组内部建设。”特级教师、原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副院长李镗这样评价。他认为,要想深入推进翻转课堂,教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翻转课堂,做好不容易,做不好容易,一不小心就‘死机’了。以前一个教师侃侃而谈几十分钟,现在改为微课的几分钟,看似做减法,实则做加法,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级教师、原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院长蒋敦杰说。
张福涛也同意这个看法。事实上,教师是翻转课堂的直接实施者、推动者,也可能是最大的阻碍者。
“原来是教材教什么,教师讲什么;现在是学生问什么,教师讲什么。教师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张福涛告诉记者。
人是教育的第一要素
改革越往前推进,问题产生得越多。此次翻转课堂教学研讨会让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得到充分暴露,比如学案习题化,教师精讲点拨不够,一些微课缺乏课程理念,等等。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余胜泉认为,翻转课堂要避免出现以下误区:“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活动时间;不是视频取代教师,不是把课堂讲授简单迁移到课外;不是学生无序的学习;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讲测考练,不是从‘人灌’到‘电灌’。”
在余胜泉看来,翻转的本质不仅是教学行为次序的变化,即不仅仅关注学习行为、学习秩序的改变,更关注获取知识的方式转变。而教师要从以前仅仅关注“知识”到更加关注“能力”。
余胜泉提醒正在实践翻转课堂的学校和教师,课堂“翻转”后,更要提防无边界的自主,过度弱化教师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数字化学习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连传统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等都丢失殆尽。他建议,在翻转课堂下,教师要学习、研究自主学习的调控技能,要在课堂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将学生的认知从低层次引向高层次。
余胜泉特别强调,技术的真正作用是充当学习者建构知识的工具,进而拓展学习者的能力。但是,人是第一位的。
这里的“人”,就是教师,他们是推动翻转课堂最重要的力量。这一点,与会者毫不讳言。正如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黎加厚所说,昌乐一中的翻转课堂改革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教师。“他们的专业成长速度,让我们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