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孩子就会自然地认知3种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物质的关系、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因此,当孩子长到1岁多,就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了。到了2-3岁,孩子除了会具体探索自己与物质的关系,还会开始探索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尤其开始注意建立友情这件事。
孩子会注意到某个人跟自己关系很好,注意到人与人之间有种感情在联结,这种感觉让孩子非常着迷,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十分在意谁与自己玩,谁不与自己玩;谁是自己的朋友,谁不是自己的朋友,并为此产生许多快乐和烦恼。但是,无论快乐还是烦恼,都会为孩子带来对友谊的热爱和追求,并为日后进入群体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对友谊的追求,让孩子开始学着去经营友谊,这对于人类这种只有为他人提供服务才能获得生存机会的物种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有个孩子没能进入群体,但只要他有一个朋友,也同样能够获得社会性能力。
如果这个孩子在群体之外一个朋友都没有,那么将来他一定会在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方面出现问题。这时,家长就需要想办法帮助孩子。
那么,怎样帮助孩子进入群体呢?
首先,家长可以请一个性格与自己孩子相似的小朋友到家里玩,等孩子之间有了一定的合作基础后,再请性格不同的小朋友加入。请小朋友到自己家,是因为孩子在自己的家里会觉得气势壮一点,容易主动接纳别人。等到孩子习惯了与人交往,再带他到其他小朋友家去串门。这件事情一旦开始,就要持续下去。
当孩子与这个做客的小朋友成为伙伴后,可以再邀请第二个、第三个小朋友加入,提高复杂程度,培养孩子的多向社交能力。
据观察,孩子在有意识地追求友谊的早期,都会自发地用物质去交换,千方百计地寻找那个小朋友可能喜欢的物品,然后送给他。有的父母会为孩子的这种行为感到不舒服,觉得自己孩子是在巴结别人,其实这种巴结对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利,因为这时的孩子发现了物质可以交换非物质的友谊,并且学会了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但是,有的孩子天生就不愿跟其他孩子交往,并且在成年人给他介绍朋友时会觉得很艰难。因此,当孩子在学习建立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为孩子提供一个多因素的环境,让孩子进行自主选择。
为孩子提供的群体环境要包括各种年龄、各种性格和各种体魄的孩子,不能因为害怕孩子被欺负,就只让他跟那些年龄、性格、体魄与自己相似的同伴玩耍,这样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在孩子因为不满而大发脾气时,家长不要被孩子的消极情绪所影响,而要等孩子发完脾气后,同孩子一起讨论原因。
孩子在情感发展过程中会有许多抱怨和不良情绪,当孩子在家长面前抱怨别人不跟他玩,或者别人打他的时候,家长首先要与教师沟通,看孩子所说的情况是否属实,然后尽快想办法把那个“敌人”请回家,让他们成为朋友。
如果孩子被朋友抛弃了,他会很痛苦。这时,家长只需予以同情,而不是愤然带他离开。因为经历了痛苦的孩子会不顾一切地想办法再去获得新的朋友,而友谊就是在这种痛苦中建立起来的。并且,随着友谊的多次丢失和重新获得,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昌平区李跃儿芭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