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教师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因为在这之前,一个人只要读完中学,直接读师范,年纪轻轻就可以正式工作了。与此同时,一个人一旦成为一名教师,也就意味着基本不会再为温饱而发愁。
然而,我并不想安于现状。于是,我开始关注身边的教师们在做些什么,希望以此助力我的成长。
这时,学校的一位语文教师红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听过她的公开课,学生在她的课上都很享受。但她引起我注意的不仅是那堂课,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发现她的博客中不时会有关于教学的一些随笔。这说明,她不仅在教书,还在观察和思考。这对于一个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来说,着实有点“奇怪”。
她怎么了?
她写,我就看。慢慢地看出了点门道:原来,她很早便加入了一个社团,而这个社团的“老大”,恰好是我之前认识的一位教师——谢云。谢云以诗歌和散文在我所在城市的文学圈里小有名气。红很喜欢他们的社团,常常晒出许多有关社团成员合影的照片。我还发现,那个曾经的文学青年谢云,在红写的文字后面留言,一改过去文学范的狂浪不羁,变得稳重、端庄,越看越像一个导师。
他们都怎么了?
于是,我想去这个社团看看。那次,是我跟着红第一次参加这个名叫“知行社”的社团年度活动。
活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获得年度荣誉的人物——高原石头。我在红的每一篇文章后都能看到她的评论。我原以为这是一个激情四射的年轻教师,然而站在眼前的却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当这个老教师手捧鲜花露出幸福的微笑时,我被她那种简单、直接、坦白的幸福所打动。
阅读、思考、写作、努力工作,并将之紧紧围绕着教育,这是知行社所倡导的教师生活。我决定成为这种生活的一员。
从2008年9月开始,我陷入了一场为期3年的教学大赛。每上升一级,便面临一场新的考验。2010年7月,教学大赛结束。于是,这年的暑假,我得以轻松下来,把近几年的文字整理结集。随后,便有散文集《青涩》的诞生。
2011年3月,学校为我举办了新书首发仪式——知行社2010年年度庆典暨钟锦钰散文集《青涩》研讨会。当然,我也一并成为当年的年度人物。
如果说,之前的我只能算是一个游离在知行社编外的浪客,那么如今变为年度人物的我,与知行社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有了知行社这样一个好的平台,我的发展方向更加宽广。在我不断地努力下,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也常常被邀请外出授课,并被任命为学校名师工作室的负责人。
之后的3年,学校名师工作室在我的引领之下,以稳健的姿态,依次在区内、市内、省内发挥出一定的引领作用。名师工作室的一系列运作板块,以及别开生面的月末分享会模式,逐步在各基层学校推开。
我为能够成为知行社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在知行社这几年的磨炼中我成长了许多,也让我懂得: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火点,然后去点燃一大批火点,这就组成了一个燃烧的火团;而新点燃的火点,又开始去点燃更新的火点。个人与团队,就这样彼此点燃,念念循环。
这样好吗?
至少,现在看起来还不错。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绵阳市石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