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植根于学校,是学生成长的“跑道”,对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学校的多样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多样化的课程可以满足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但是,学校的条件和生源情况都不尽相同,什么样的课程才是学生喜欢的?教师该如何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去?
上海市黄浦区的敬业初级中学,作为一所家门口的普通公办初中,学生无论是在生活环境还是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需求也会千差万别。于是,学校坚持根据学情、立足教师本体、全员参与开发建设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逐渐形成了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并提出了课程实施的操作流程:课程设置调研→教师课程介绍→学生初选课程→学生初步体验→学生再选课程→课程具体实施。
在这样的规则下,学生实现了“我的课程我做主”,真正喜欢上了自己选择的课程。与此同时,学校的课程也日渐丰富,通过组建联合教研组,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一个个课程群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课程视野。
每学期,学校平均开设各类拓展课程30多门,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确定学习科目。每学年开学,学校都会以“嘉年华游园会”的形式开展选课活动。每个科目成为一个专题游乐场,学生们在其中参与游戏互动、知识竞猜、节目欣赏、技能体验等,进而了解科目内容,熟悉任课教师,结识学习伙伴,最终选择自己心仪的科目并报名。在整个游园活动中,学生的角色不停地变换,既可以是学习成果的展示者,也可以是课程的讲述者、倾听者等。学生的体验环境也在不停地变换。这种看似无序的互动过程,恰恰给了学生更多的体验和选择空间,把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这正是课程哲学的核心所在。
通过实践,我总结出课程建设的3点认识。
学生喜欢是课程建设的起点。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中之重,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能够发出声音,让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和理解拥有表达的机会,从而抒发自己对课程的感受,这样的课程才是学生喜欢的。尽管在选择之初,学生可能会被一些表面的东西所吸引,但当学生对课程有了真正的理解和认识后,选择就会更加趋于理性。这也是课程开设的准则之一——兴趣需要。
教师是课程建设与实施的重要元素。只有教师理解和认识了课程实施的重要价值,才会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自觉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开放、公平的课程支持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自主的学习空间;同时也能创设课程体验与探究的学习天地,让学生在发现、创造、收获与分享成果中获得更多的感动。此外,教师应当选择学生喜欢的课程评价策略,用鼓励性语言和表情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主承担学习任务,增强自信心。
学校是课程建设与实施的主要场所。在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许多学校都会根据各自学校的历史沿革、文化积淀与学生的成长需要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形成相对稳定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也就是说,学校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培育具有引领作用,这样的课程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是学校的“特色课程”。
基于以上认识开展课程建设,能够尽可能地弥补现行学校课程建设的不足,让课程更加贴近学生身心发展,也让课程进一步跟随现代学科发展的步伐。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