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认识中,善事是修桥铺路,助人危难。在我看来,教育才是最大的善事,因为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民族的未来。
行善积德,莫大于教育。但是,传统的以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和重复作业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对孩子造成了伤害,使教育这一善事难以达到善的目的。所以,我们必须下决心对传统课堂进行改革。
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大爱,课改行动是真爱,放手是深爱。
我们常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殊不知,爱也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否则就是错爱。当我们让孩子挺身坐直、双手倒背、不准出声、发言要举手时;当我们神采飞扬、满堂讲解,孩子只能被动听讲时;当孩子睡倒一大片,教师还在滔滔不绝时;当孩子失去自由与快乐,按照教师喜欢的方式生活时,爱在哪里?
也许有人会说,这都是为孩子好,是爱他们的表现。真正的爱是给予对方所需,如果教师从孩子的角度反思自己,这样的爱是不是孩子需要的,是不是已经变成了伤害呢?所以,乌兰察布市在推行高效课堂时,从解除教师的控制欲开始,把自由和快乐还给孩子。
乌兰察布教育曾在自治区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优秀教师和优质生源外流等原因,教育教学质量一度下滑到区域后列。
落后,既可能成为包袱,也可以成为动力。
乌兰察布市政府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但收效甚微。振兴乌兰察布教育的出路在哪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希望在哪里?唯一的希望就在于调动、激励、唤醒现有教师的热情和积极性,调动、激励、唤醒现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必须关注所有学校,而不是扶持少数名校;我们必须关注所有学生,而不是只关心少数优秀学生。在对各种课改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后,我们选择了高效课堂。我们的选择是慎重的、负责任的。从一年多的课改实践来看,成效显著。
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自觉性,教育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而高效课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式。我们将坚定不移、心无旁骛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高效课堂逐步成为乌兰察布市课堂教学的新常态,让乌兰察布的教育因我们的努力而精彩,让乌兰察布的孩子因我们的付出而幸福。
(作者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