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与各方力量妥协的结果,改革也一样。但唐保华清醒地知道,哪些不能妥协。作为经开区教文体局的局长,他一直坚守区域教育的“守门员”角色——努力顶住外界的压力,为教育内部营建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在这方面,面临的压力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甚至自嘲:自己有点傻。但这种傻,在别人看来,傻得可爱,傻得可敬!
唐保华向来低调、温和,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经开区静悄悄发生的这场改革明显打上了“唐氏风格”的烙印!然而,一直低调的他,近年来却非常高调地引进优秀人才。这并不偶然,做过教师,当过校长,后来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主动转岗到教育局,这样的经历让唐保华更知晓,储备名师和名校长对一个区域教育的发展意味着什么。这种努力不只是为了当下的发展,更是在为整个区域10年后的发展积蓄力量!
善于放权、放手,这是不少校长对唐保华的评价。这样的管理风格更能让想做事的人和最专业的人在适合的位置上承担重要的工作。因此,专业至上成为经开区重要的文化生态。正是在这样的管理思维下,基层学校的改革热情被唤醒,课改让校长、教师成为主动谋变的人。这一切,为经开区成为郑州推进区域课改的“黑马”提供了可能。
中国教师报:幸福,是经开区教育的主题词,作为区域教育的总设计师,您为什么将区域教育定义为幸福教育?它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唐保华:幸福才是教育的目的。无论教育的存在形态和实施方式如何变化,这一终极目标不会变。在经开区,我们把幸福理解为一种态度、一种状态,幸福不仅是目的,还是一种手段,幸福不仅在未来,还在当下。所以,我倡导经开区的校长、教师都能以幸福的方式追求幸福,而追求幸福绝不能以牺牲幸福为代价。
幸福教育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思想。每一位教育者都要思考怎样做到让师生“在教育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感受教育”。学校要以学生为本,一切教育目标要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指导,一切教育活动要以学生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处处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既要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又不能忽视对青少年心灵的慰藉与健康体魄的培育;既要重视升学率,又不能忽视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体验幸福和追求幸福。一句话,学校应该成为提升学生幸福指数的乐园,要让学生成长的过程是幸福的,这是教育应该遵循的最基本原则。
中国教师报:有人说您属于改革中的“温和派”,您认同这一说法吗?
唐保华:可能这与我的性格和行事的风格有关。课改是对师生的解放,所以不能以专制的方式推进。有共识才会有行动,只有逐步让教师取得对课改的认同,才会唤起他们革新、改变的积极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局从行政层面不做具体的要求,许多时候,我们既要迎合更要引领。比如课改启动阶段关于建构教学模式的问题,起初许多教师可能对此有疑义。这就需要大家统一共识。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是走向教无定法的前提,教无定法是对教学有法的升华,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高效课堂的构建正是秉承了这个理念。我们之所以为大家提供了教学模式,目的不是非要固化这个操作程序,而是为了让教师们尽快上路,尽快从“有法”走向“无定法”进而走向“贵在得法”。就像习字先要临帖,学习高效课堂也要先找到“帖子”,这个“帖子”就是“五步三查模式”。教师们需要比照帖子,先临帖,再入帖,然后破帖。
中国教师报:对于区域教育来说,要推动的工作有许多,何以把课堂教学改革放在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来推进?
唐保华:最近一年多来,我始终保持一个习惯,每到一所学校调研,首要工作是进课堂。对那些做样子的假课改现象,我深恶痛绝。课堂才是主阵地,教学才是主要生产力。教育内部其他的工作都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我们始终坚持把课堂放在核心的位置。几年前,基于传统课堂“应试本位”的教学观、“知识本位”的课堂观、“分数本位”的评价观,郑州市教育局就提出了构建道德课堂的教育理想。道德课堂关注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原则,强调要把学习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经历”、“体验”,让学习的过程充满生命的律动。这样的课堂状态,正是我们当前以区域整体推进的方式所努力追求的。
中国教师报:在您看来,课改最终是改什么?
唐保华:课改改什么?这个问题始终伴随着我们整个课改的过程。课改首要工作就是要改思想、改理念、改认识,其次才是改方法、改内容、改结构。而最终课改要抵达的终极目标是以学生为本,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直接与学习对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卓越的学习能力,体验并收获学习的快乐。我们践行的高效课堂在建构师生关系方面是“惟生”的,在重塑教学关系方面是“惟学”的,总之是基于学生完整成长的。
中国教师报:这场区域推动的改革,一路走来,您认为最难突破的是什么?
唐保华:我认为,还是观念的转变问题。有专家说,课改难在观念,贵在行动,赢在坚持。我很认同这个说法,尤其是观念的转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正所谓观念主导行动。课改的起点始于改变教师固有的教学观、课程观。教学表面上是操作行为,但实际上是基于信念的行为,或明或暗地受教师课程意识的主导。可能至今还会有一些教师心存疑虑,所以,我们把唤醒广大教师的课改意识作为课改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
中国教师报:推进课改的一大障碍可能依然是考试评价问题,对此经开区做了哪些探索?
唐保华:只有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评价体系,才是当前我们需要的评价标准。好学校、好教师、好课堂的标准,都要围绕能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个准则来制定。围棋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围棋十决”,第一是不得贪胜,第二是入界宜缓,意思是对胜利不能有太多贪念,否则一定得不到胜利。借用到我们的教育上来说,所有的学校都想得到分数,但如果你只冲着分数去的话,却往往得不到分数。我们培养人,就会得到分数;我们只培养分数,就会失去人。我们在评价标准上已经将重心转移到考评学校的变量比较和绿色发展上,努力引导学校追求有质量的教育,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发展观。
中国教师报:在推动课改深化发展方面,能说说接下来您要关注的工作吗?
唐保华:要抓的工作很多,但是有一点最想说的就是学习。带领机关干部和校长、教师一起学习。有的同志以工作忙、没时间为借口,将学习放在了工作的对立面,这是极其错误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说:“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工作,能经常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要打造学习型机关,首先局机关的干部要带头学习。试问,不去认真钻研业务,何谈对别人的工作进行指导?我希望每一位经开区教育人都要将加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成,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
中国教师报:经开区的教育呈现了鲜明的特点,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经验是什么?
唐保华:经开区与市区明显不同,市区城市病带来的问题积重难返,而我们的城区建设正处在发展中,所以我们一直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让强者更强,让弱者变强。我们确立的战略就是从低位均衡向高位均衡发展,而高位均衡的支点就是课堂改革。
如果说经验的话,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教育行政部门要为学校的大胆创新创造环境。教育行政部门不能过多地干预学校,要放权,让学校真正成为校长的学校。在经开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现象,区政府对教育局的事情干预很少,只支持不干预,对学校的发展而言,教育局也应做到只支持不干预。作为领导,要用非权力因素影响力来开展工作,而不能一直用权力去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