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卫军,江苏南通人,人称“通州小丁”。他,从“电大”起步,坚守在农村中学20多年,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海量阅读,长于作文教学,并创办学生文学刊物;提出“简约语文”的主张,自成独特教学风格。他是一个把自己“养在课堂、磨在课堂”的实践者、思想者。出版《小丁教语文》《丁卫军教写作》,受聘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国培班、省培班主讲导师。近年来,成立工作室,重点关注农村教师成长。
早在2009年,丁卫军就通过网络认识了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联中学语文教师丁锋,虽未曾谋面,但丁卫军了解到,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在一所农村中学办起了文学社且硕果累累。于是,只要有机会,丁卫军就向教育局和教研室的有关人推荐丁锋。后来丁锋听说了此事,觉得有点奇怪,还没见过面,怎么就搞得这么“隆重”?
2011年底,丁卫军组建“语文学习坊”——“丁卫军工作室”的前身。按照规定,必须获得“80后初中语文青年教师大比武”一等奖的教师才有资格进入工作坊,而丁锋获得了二等奖,作为唯一一个例外成为学习坊成员。而且,在许多场合,丁卫军谈起丁锋,都非常肯定他并推荐他。而这些,丁锋自己根本不知道,都是后来听其他教师提起的。
一个与自己素不相识的教师,在背后默默地帮助自己,不图回报,这让丁锋感到丁卫军的与众不同。
“见到优秀教师就激动”
丁锋说,丁卫军是一个“见到年轻优秀教师就激动”的人。
为何激动?丁卫军解释说,看到丁峰这样的教师,他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一个渴望成长的具有教育情怀的年轻教师。
2000年,丁锋走出师范的校门,成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他深知农村教育环境与城市的差距,尤其是在写作教学方面。于是,2009年,在丁锋的倡导下,新联中学成立了“伊梦”文学社,努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让孩子们的心灵世界获得丰富的滋养。丁锋负责文学社采风和写作活动的策划实施,从话题的拟定、选择、评改,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
而丁卫军的第一学历是电大,在农村初中的讲台一站就是22年。从一个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成长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丁卫军知道农村教师的成长环境,也深知在农村做点事情的不易,更知道他们缺少什么,渴望什么。
回想自己的成长之路,丁卫军觉得,名师的成长需要外力的“逼”,但更重要的是内力的自我驱动,需要一种成长的“自觉”。他说,对于一个农村教师来讲,最珍贵的就是他们心中那个叫“梦想”的东西,这是艰苦环境中的人所稀缺的,但这正是一个人不断进步和成长的种子和动力。因此,丁卫军对于那些有成长渴望的教师格外珍惜。
当然,一个教师的成长,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需要有人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有专业的引领。因此,当他有了这个能力时,很乐意干这件事情。2013年,“丁卫军工作室”正式成立了,虽然这只是一个松散的“学术组织”,但是丁卫军明白,工作室对于教师成长的意义,他也更能感受到带好一支队伍的责任和使命。
让成员与名家面对面
丁卫军的工作室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成员大多是农村教师。而农村教师,往往视野比较狭窄,眼界不够宽阔,也因此而缺乏自信。丁卫军希望通过让团队成员与名家的面对面,打开教师们的眼界,拓展他们的视野。因此,他的工作室活动特别多,而且活动“规格高”。“语文共生教学研讨活动”、“江苏省特级教师作文教学研讨会”、“‘简约语文’‘生态语文’对话暨江苏省精品课展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名家”来到了教师们身边: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顾之川,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蔡明,全国中语资深编辑张水鱼,江苏师范大学教授魏本亚……往日在书本上、报刊上见到的名字,如今成了真人。不仅真人来了,而且每次活动,丁卫军都会安排工作室成员上课,或者与名师同台献艺,或接受名家指点,给这些教师的职业履历中添上不寻常的一笔。
文山初中教师沈健一直在农村初中任教,年轻的她几乎没有上过区级公开课。“江苏省特级教师作文教学研讨会”上,丁卫军决定由沈健执教作文教学研讨课。这节课她要面对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教授,还要面对来自全省的20多位语文特级教师,这样的考验对沈健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但从选题到课堂设计,都由沈健自己决定,丁卫军没有做过多的提示。
让沈健更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试教竟然是在工作室主持的“通州区‘学的课堂’名师展示会”上,并且邀请到了全国优课一等奖、特等奖获得者徐杰、通州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王云娟做指导。磨炼、磨炼,正是这样流汗甚至是流泪的磨炼,才让这些年轻教师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也在这样的磨炼上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沈健最终执教的《追求选材“新”境界》,上出了作文课的新境界,与会的特级教师、专家对她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善于激发学生的教学智慧大加赞赏。从更高要求看,这节课也许与真正的优课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正是这样的活动,让沈健增强了专业发展的自信和加快了自我发展的自觉。
回忆起自己在“语文共生教学研讨会”上执教公开课的点滴细节,金沙中学教师狄袁辉说:“对我们这些普通教师来说,这是一个不断接受更高期待、更大信任、更多关爱的过程,是一个大手牵小手走向更高的过程。这大手中有领导的指引和提携之手;有众多专家温暖而有力的扶助之手;有工作室导师和伙伴们的温馨和互助之手。我放心地牵着他们的手,努力地跟上他们的脚步,实现他们和我共同的愿望,因此幸运地进入了成长的轨道。”
通海中学教师陈莉烨深有感触:“工作室是一根鞭子,鞭策我努力前行。”这位区教坛新秀参加工作室的第一次公开课,也是她的第一次校外公开课。那次活动是团队成员和“苏语五人行”同课异构。陈莉烨与来自常州二十四中教师梁增红同教《纪念白求恩》。梁增红的课深深折服了她,并让她感受到差距不仅仅来自上课的技能,更来自自己的学养。
陈莉烨在教学感悟中这样写道:“一堂45分钟的课,不是教师花几个小时就能够准备好的,如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优秀教师应该用一辈子来准备一堂课。我的这节课成为鞭策自己前行的动力,也正是这节课,让我有了发自内心的读书欲望,让我努力寻找恰当的方式,让我的孩子、我的学生多读书。”
工作室这样的活动氛围,像催化剂一样,让教师们产生了一种追求专业发展的渴望,希望在专业之路上走得更高远。
教师成长史不应是苦难史
“静、勤、精、进”这四个字是丁卫军名师工作室的“室训”: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要有“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勤奋;要追求教学技艺精湛,学术精深;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保有一颗进取之心。这样的要求,对当下的年轻教师来说,看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却很难。
虽然对工作室成员要求严格,但丁卫军反对一提到教师成长就仿佛有一部苦难史,将教师形容得犹如苦行僧一般。丁卫军更希望工作室这个团队在相互分享、相互碰撞、相互唤醒中快乐成长。
进入2015年,丁卫军在工作室活动的多样性上动了一番脑筋。从请进来到拓展出去,他想方设法带着团队成员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4月,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丁卫军带着团队一行10人包车前往。“这是一次真话题、真探讨、真交锋的活动,会风很务实,台上台下的交流很真实,有争鸣有争论,解决了作文教学中的诸多困惑,让我第一次感受到高品位研讨活动的魅力,原来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这是参加完活动后,育才中学教师瞿中华的由衷感慨。
育才中学教师朱佩琴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她会在外省名校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2015年4月23日,河南省教学研究室邀请丁卫军参加郑州七中的“名师炼讲台系列活动”,与河南省名师同课异构。丁卫军认为这是锻炼团队成员、让团队成员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的良机,于是推荐朱佩琴一同前往。走出去,让朱佩琴看到了教研之路上不一样的风景,深切地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点燃了她继续前行的激情。
丁卫军说:“名师工作室,其实就是一个成长的共同体,是一些同尺码的人在一起抱团成长的平台。作为主持人,我从他们身上也学到许多。”丁锋毫不讳言他对丁卫军的课的看法,“丁卫军老师的课我听得不多,《背影》我觉得他上得有点深了。”丁卫军听了,大赞丁锋的独立精神与思考力。
丁卫军名师工作室成员由南通市通州区初中语文基本功比赛中一等奖获得者和市、区两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部分区教科研骨干构成,这样的构成是丁卫军做了精心思考的。团队成员有的实践能力特别强,有的理论水平比较高,有的善于上课,有的善于总结,形成一个梯队,更有利于成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启发。
结束对工作室的采访时,丁卫军正忙着编辑校刊《墨澜》杂志“育才中学2012级12班读写活动专刊”,他要赶在6月中考前印发到学生手中。他说:“教师的成长是为了更好地成就学生。作为特级教师主持工作室,其实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造就一批优秀教师,成就更多的学生,尤其是在更广阔的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