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朱自清:不受“嗟来之食”的大师

[db:作者]  2015-08-26 05:26:34  互联网

  中等身材,面容清瘦,风度儒雅,和蔼可亲。上课时身着蓝布长衫,戴一副浅边眼镜,操着明显的苏北口音,语调温和。战争年代,在单身宿舍吃泡饭、穿赶马人的毡披风,宁可饿死也不受嗟来之食。

  

  朱自清(1898-1948),祖籍浙江绍兴,在西南联大做过教师,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曾写就经典美文《背影》的朱自清,不仅是诗人和散文大家,而且是一代国学大师,他所从事的古典文学研究在当时起到了引路先锋的作用。就是这位大师,听说1916年在报考北京大学时,数学考了零分,最终被破格录取,这段传奇的历史现在仍被无数专家学者谈及优秀人才时所引用。早在我读中学时,就曾读过朱自清脍炙人口、传诵一时、极富感染力的《背影》《荷塘月色》等著名散文。这些名作,对我后来的散文写作帮助极大。

  我在西南联大西语系就读时,与朱自清相遇并有了真正的交往。他中等身材,面容清瘦,风度儒雅,和蔼可亲。上课时,身着蓝布长衫,戴一副浅边眼镜,目光炯炯有神。朱自清在讲话中带有明显的苏北口音,语调温和、清晰而缓慢,平易近人,没有半点著名教授、作家的样子。

  朱自清严于律己,上课、开会,从不迟到早退;对学生的作文总是一丝不苟进行批改。待人坦诚、热情的朱自清,在学生眼里,既是一位良师,又是一位益友。他是一个笃实认真的学者,才华横溢,文笔秀丽,是颇有影响的散文家。他培养的一代又一代青年作者,为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更为人称道的是,朱自清淡泊名利,并富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我们在西南联大时,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有一次,一个叫花子在大街上追着朱自清乞讨,朱自清实在纠缠不过,便扭头说:“别找我要钱,我是教授!”那叫花子一听,扭过头跑掉了。教授当时在西南联大的处境,确实是十分清苦的。即便这样,朱自清仍守得住清贫,保持着傲骨。抗战后期,昆明市有一位商界“名流”,四处托人请朱自清为他作一篇寿序,想在做寿的当天将这篇寿序挂上中堂,以便向前来祝寿的亲友们炫耀一番。这位商界“名流”想出一笔高达3000元的润笔费,这在当时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但朱自清即使食不果腹,仍不为这笔巨款所动,含笑婉言谢绝。

  当时,身为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的朱自清,上有双亲,下有5个子女,经济负担很重;加上当时的大后方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人民大众生活苦不堪言,朱自清一家的生活举步维艰。当时,成都物价比昆明略低一些,为了节省开支,朱自清的夫人带着几个孩子离开了昆明,到成都安家;朱自清则独自留在昆明,过着清贫的日子,甚至卖掉了行军床支付看病费用、卖碑帖支付探亲费用。冬天,朱自清那件穿了多年、掉光了纽扣的破皮袍实在无法御寒了,只好买了一件赶马人穿的毡披风来穿。平日,朱自清在单身宿舍吃泡饭,吃陈仓烂谷米,严重缺乏营养,以致患上了胃病。

  学生每次看到朱自清身披毡披风,冒着严寒从偏远的司家营清华研究所步行赶到昆明市西郊西南联大新校舍给学生上课,心里既心疼又感动。就是在那种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朱自清撰写的《诗言志辨》《新诗杂谈》《经典常谈》等一批著作当之无愧地跻身于抗战时期优秀著作的行列。

  在学生眼里,朱自清是一位性格内向、坦诚热情、外柔内刚、讲气节的先生。他平日显得温文尔雅,很少发牢骚,很少参加政治活动。但是,1945年7月,著名教授、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被害后,朱自清感到极大的愤慨。再后来,朱自清参加到了革命行列中。虽然当时白色恐怖笼罩,朱自清仍冒着生命危险编纂《闻一多全集》。在1948年6月“反美抗日”运动中,朱自清尽管饿得两眼发花、有气无力,仍然拒绝购买美援面粉。毛泽东被这样的知识分子所感动,高度评价说:“朱自清先生一身重病,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气节,我们应该写《朱自清颂》!”

  (作者系西南联大校友)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2-11-29/203180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