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研究生、河南省巩义市教体局副局长:贺新向
暑期的一场教师培训,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课改过程中“身体力行”的意义。
亲自去做即行,努力体验即知,对于肩负传道、授业、解惑之职的教育人来说,身体力行是达到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而这也应该成为我们推进区域整体课改的逻辑,成为教育管理者的工作之“道”。
无论是局长,还是校长,引领课改就要成为课改专家。而课改专家只能在理论与实践交互发生的课堂中诞生。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课改专家,学校课改如何才能真正入“道”呢?
首先,深谙办学之道。建立学习共同体,改善师生关系,强化师生对话和信息交流,并让师生在这一过程中与学校结成精神共同体。
其次,促进学校教育目标转型,树立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兼容、未来发展与当下效益兼顾的办学思想,将师生的终身发展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
再其次,善于学习,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将“成人”与“成事”结合起来,能够“出主意、用干部”——既要提供课改路径,又要千方百计让干部在工作中得到提升。
教育教学是师生间的一种交往性活动,这种交往性活动旨在树立一种对话文化。构建这种文化,需要我们对其拥有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让课堂教学从自主走向对话。在英国哲学家戴维·伯姆看来,对话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过程,强调的是师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要求人们不做预设地进行判断,进而能够更清晰地从全新的角度看待事物。目前,相较于传统课堂,新课堂的对话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在体验创造、尊重个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课堂教学是师生与教材对话、与伙伴对话、与自我对话的活动。所以,弥补这些不足,需要师生在对话中不断反思、扬弃,完成从解释意义到创造生成的过程。
利用对话实现组织的设计与运行。对话需要在一定的关系中才能发挥作用。按照结成关系的主体划分,课堂中的关系有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个人与小组的关系;小组与小组的关系、小组与班级的关系等。班级中各种组织的建立与运行都与这些关系有关。因此,在培育师生学习、生活、情感、管理能力和素养时,应该充分利用对话。
为关系和对话的产生搭台。为促进对话与关系的生成,我们需要将教室建设成为学习场。这个学习场要满足这样的条件:心理安全、交流自由、设施完备、课程资源丰富多元,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
教室转化成为学习场,表面上是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实质上是管理理念从“计划、达标”向“个性、需求”转变。所以,我们要让对话文化在课堂扎根,在学校开花,让每个生命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作为一个置身课改的教育人,我渐渐发现人生之道在于主动求变,唯有主动求变,人生才可以谦恭优雅,我们才能够感恩境遇,真正实现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