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带着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我踏上了幼教的工作岗位。
一直记得老师们课堂上所叮嘱的,要关爱每一个孩子,宽容孩子的错误,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可是,当我真正走上教师岗位时,却发现我的“宽容与关爱”,孩子们并不买账。慢慢地,我的嗓门一天天大了,眼神一天天严厉了,我说的“不”字也一天天多了。
“不准!”“不许!”“不要动!”……当孩子们听到这样的话语时,他们也都知道自己犯错了,耷拉个脑袋,眨巴着水灵的大眼睛。看到他们不知所措的样子,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有人说,小班的孩子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出现不好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但是,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是否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会说“不”,也要会说“可以”。
小亭是我们班的淘气大王,总是喜欢摆弄教室里的东西。我每次都跟他说:“教室的东西不能随便拿。”他每次都点点头,可是不一会儿又“原形毕露”了。
一天下午,我带领全班孩子练习唱歌,小亭突然来了兴致,跑到我这儿乱弹钢琴。这下,全班一片混乱,其他孩子也跑上来要弹钢琴。我很生气,狠狠地训斥了小亭。看到他无辜的样子,我立刻变换了语气,温柔地对他说:“现在老师在上课,你不可以这样来弹钢琴,如果你喜欢,可以在放学后跟老师说,好吗?”他连忙点头。放学后,他果然跑到我面前,很有礼貌地对我说:“陆老师,我可以弹钢琴吗?”这样乖巧懂事,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很开心地答应了他。
之后,小亭再也没有随便碰过钢琴。当他想弹的时候,会主动跑来对我说,征得我的同意。小亭的表现让我反思了很久,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改变了?我想,关键不是那个“不”,而是那个“可以”,让幼儿更能够接受、理解、认同,教育的效果也就更好。当孩子顽皮捣蛋时,教师一时的批评并不能帮他们解决问题,过分地训斥只会让他们变得畏畏缩缩。这样的“乖宝宝”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创造力,更没有了应有的快乐与天真。
幼儿犯错是常事,但他们也会在犯错中成长。有时,他们的顽皮捣蛋也是一种尝试和探索。当一些新奇的想法在他们的小脑袋里产生时,他们就会不加思索地去实践。但是,他们往往并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才是正确的。所以,就会出现在我们眼里的“闯祸”。
对待孩子们的“闯祸”,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从根上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小班幼儿刚离开家进入集体生活,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地提醒、引导、帮助他们。
所以,当我们对孩子说“NO”的同时,千万别忘了再说一个“Yes”,别忘了给孩子留一扇心灵的窗。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镇江市京河路幼儿园京岘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