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记得生物学家恩斯特·迈尔在一次公共演讲中曾强调:“身为教师,我们能教会学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怎样好好地观察了。”博物学启蒙课程开设以来,我采取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进行阶段性课程设计。即除了带领学生们到户外观察,或让学生们在家自主观察、学写自然笔记之外,还分阶段在班级开展“长线”活动,如生态瓶制作、多肉植物种植等教室“生态园”建设,促使学生们在合作探究中增强体验。
记得博物学启蒙课刚开设时,我号召学生们在班级养了一些好种易活的小盆栽,同时要求他们在家里种大蒜、泡黄豆、养水仙,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调查中,我发现男生喜欢饲养小龟等小动物,女生爱养金鱼。于是,去年秋季,我与科学教师商量,组织学生们在教室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生态瓶。
回看这段课程经历,收获的比预期多。一个生态瓶,里面装多少沙、装什么样的沙,放几块什么样的小石块合适;生态瓶里类似自然水域的隔夜水,需要“酿制”,谁负责“酿制”,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责任心;甚至水草和小动物的选择、生态瓶放置的地方、管理和观察记录分工的商定……都需要由小组讨论确定。
如何使初期的热情落实到后续的责任管理上,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小组的协作分工。班本课程内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借助创生的课程媒介,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和合作互助经验。
“生态瓶”这类班本课程实际上是一门“学的课程”,与教科书“教的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后续到底发生了什么,该怎样处理,一切都是未知。借助生态瓶的制作与管理,在此基础上生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甚至学生与自己之间的相遇与对话,这是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经历。这个收获已大大超越了让学生们体验动植物之间的联系等学科知识本身,内含更加丰富了。
第一,为了成功制作生态瓶,学生主动了解基本的制作常识。比如隔夜水怎么酿制,如何添水,如何放置小鱼、小虾才易于成活,藻类怎么养殖。这些常识都是学生们在实践中遇到各种问题后慢慢摸索出来的。在总结交流中,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自己探索了解常识的重要性。
第二,为了保证生态瓶里小动物的生存,学生在探究中寻求最合适的方法。比如有些鱼类放在一起,会出现相互打架或被某一种类吃掉的情况;比如生态瓶放到什么位置光照合适……这些问题困扰着每个小组,组与组之间,也自发开展了交流互动。正是在组际交流互动中,逐步生发出下一阶段共同关注的话题和问题,新的课程内容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在这样的课程创生中,师生基于“事实”进行探究的素质得到强化和训练。
第三,在管理、观察与记录中,培养学生的爱心。本来,培养学生们对自然的敬畏意识是课程的终极目标,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个目标很快就在一个小小的生态瓶制作与管理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学生们在观察日记里详细再现了他们看到一条小鱼被另外某种鱼吃掉后的心疼与无奈;再现了他们如何管理小鱼宝宝,把它们安置到新家时的小心翼翼;再现了小组全体成员想方设法救治一个受伤的小动物的经历……有了这些真切的体验,试想当他们面对自然界活生生的万物时,他们的恻隐之心怎么可能不自然流露?
有了生态瓶制作和管理的基础,在后续多肉植物的种植与管理中,学生们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因为已经具备基本的合作经验,探究过程变得更加顺畅。
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在某个路途中对一棵树有一种感觉,愿意停下来看着它、欣赏它的美,倾听风拂过它时发出的各种轻响;如果学生能够从小对足下的小植物怀有一种敏感,对众人可能忽视的台阶周边的小草、沿墙而上的蔓藤、树叶上婆娑的光与影有过深情的注视……孩子们就会与自然万物建立起情感上的真正链接。这时,世界在他们眼里一定是美丽的,他们也一定会用一己之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
下期预告:分享学生们的创意作业与探究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