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 > 正文 返回 打印

日前出台的《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明确提出:学校要提交三级课程整体建设一体化课程方案,合理布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纵观全国整体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要实现这一要求还有待完善。本期我们再次讨论三级课程关系,找准学校课程的维度和空间,助推学校课程体系管理。 三级课程的系统开发与整合

[db:作者]  2015-09-30 06:44:20  互联网

  校本课程开发如“学校食堂”蒸馒头

  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表面上虽然变换了一些教学方式,以表明在进行课程改革,但本质上,仍然是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对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四基教学和三维目标,可以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就是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论表面上教学方式如何花样翻新,实质上仍是在教教材,而不是在运用教材教授课程标准所要求完成的教学目标。更有甚者,有的学校只是把教参资料搬入课时计划,辅助教师串讲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讲到位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打个比喻,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像运送到“学校食堂”的面粉和大米。“学校食堂”要以面粉和大米为主要食材制作营养美味的食品,就要对面粉和大米进行加工,是做成馒头、米饭,还是面条、元宵,或是油条、米酒?这里有一个如何加工的问题,即使同样是制作馒头和米饭,不同的“学校食堂”做出来的馒头和米饭也不尽相同。

  这一比喻说明,校本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二次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再用上述比喻试想:与我们不能直接将运送来的面粉和大米让学生食用一样,我们也不能将针对全国范围和全省范围研发制定的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直接照搬施教给学生。虽然教师个体在施教时有所“加工”,但不能缺少以学校为整体的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学校要主导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二次开发。

  学校课程的维度和空间在弱势处

  没有维度,事物支撑不起来,没有空间,事物发展不起来。国家三级课程中的学校课程缺少维度探究和空间拓展,是有待进一步研发的课程领域。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课程是依据课程标准,审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特定学校实施过程中,对课程标准达成情况加以补充、完善的个性化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有自己个性化的维度和空间,绝不能一味地模仿和照搬国家课程的维度和空间。

  那么,学校课程除了应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具有的维度和空间外,还有哪些特定维度和空间呢?这要由所要开发的学校课程的特定本质决定,但也有普遍的客观规律可循,而发现其规律正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校课程开发的维度和空间应该定位在完成课程标准设定的目标内容体系中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特定学校所涉及不到或者较为弱势的方面。相比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应该彰显其独特性、个性化、唯一性。

  校本课程体系管理的缺失成为拦路虎

  不管我们有没有刻意去构建与实施学校课程体系,即校本课程体系,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客观存在的。

  在学校课程管理中,大多数学校只是对国家课程进行了较为浅层次的管理,主要精力仍放在中考、高考等应试学科管理上。学校除对国家课程中升学分数质量的学科进行管理外,对国家课程其他方面的管理,对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管理,对国家三级课程在一所学校的有效融通、有机联动的整体管理,没成形成体系。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校本课程体系认识不清,对校本课程体系在学校课程改革推进中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

  没有课程管理意识,原因在于大多数学校领导决策的管理者多是从学科教学中的佼佼者转行到管理岗位,他们缺乏课程管理意识,但有着深厚的学科教学意识;他们的课程素养不高,但学科素养较高;他们习惯用学科教学的思维领导、决策、实施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管理。显而易见,目前一些地方课改,不能向纵深拓展,根本症结是大多数学校领导决策的管理者没能有效地构建与管理好学校的课程体系,这是课程改革的拦路虎,也是非解决不可的课程改革中的大问题。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http://www.00-edu.com/jiaoyu/1/2022-12-02/203214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