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吉门起源于西元前500年,流行于欧洲,如今在中南美洲,被列入学校美劳课程的教材之中,更常见于朋友互赠的手工卡片。上海市金山区朱泾小学引进这门课程,引领学生们徜徉于艺术的海洋,让学生们接受美的熏陶。
课程背景
帕吉门起源于15世纪至16世纪的欧洲。这种艺术利用描图纸的半透明性,加上压凸、穿孔等工艺,制作出如蕾丝般的效果,是纸艺中最为华丽和高贵的种类之一,主要被运用于制作手工卡片,例如书签、灯罩、悬挂物等。
课程目标
通过制作,了解工艺过程及制作要求。
通过欣赏,了解帕吉门的起源和历史,拓宽艺术视野。
掌握制作方法、工具和材料的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掌握识图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课程板块
共有三大板块:课程实施方案、活动设计和课程资源。
其中活动设计包含了课程涉及的所有学习内容。每个活动设计包括活动目标、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学习过程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资源
学生人手一套专业工具套件、150克硫酸纸、强力胶、油画棒、帕吉门专业书籍、帕吉门基础技法视频、帕吉门制作图纸、帕吉门相关网站等。
课程形式
课堂讲解:此教学模式主要用于针对技法、技能理论知识的介绍。
小组合作: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帕吉门制作。
辅助视频教学:配合教师讲解技能理论的内容。
学生实践: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动手体验技能操作。
课程设施原则
实践性原则:强调学生动手探索,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与创造。
趣味性原则:运用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充分发挥帕吉门各种工具材料和表现手法的独特性。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状况和认知特征,选择学生喜爱、贴近学生生活的帕吉门制品作为教学内容;设计活泼多样的制作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赋予课程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创新性原则:创新精神是每个社会公民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让学生大胆想象、设计、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创造能力。教师要做到教的创新和学的创新的有机统一;不断激发创新的欲望和自觉追求创新的有机统一;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机统一。
发展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与交流氛围,提高合作意识,培养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同时,通过纸艺的制作,使学生自觉参与文化传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发展学习、研究学习的新方法,养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时,更新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课程评价
评价原则
激励性原则:评价的目的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价标准
学习表现:对课程感兴趣,能积极主动投入,乐于合作,勇于表达,善于沟通。
学习能力:勤思考,好提问,能质疑。
实践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强,做工精细,高质量完成作品。
评价方法
日常性评价:每节课后对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做出口头评价。
阶段性评价: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对完成的作品进行一次评价并进行展示。
终结性评价:学期结束之际,对学生整个学期的表现进行评价。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金山区朱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