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范围内正掀起新一轮基于信息化的教育创新和改革的浪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要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探索教育发展难题的破解之道并实现公平和有质量的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江苏省丹阳市教育局和南京师范大学开展丹阳市小学智慧教育项目合作,通过创建优质数字资源、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对学生精准辅导等策略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使每个学生公平享有教育资源并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进而促进全市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双资源区域协同创建优质数字资源
区域协同是指尊重我国现有的行政区域划分和教育的本地化策略,在整个城市区域调动各种资源、创设环境、出台政策,区域内各部门协同进行数字资源的建设工作,并且建设成果为区域内的学校师生共享。在具体操作上采用双资源区域协同模式,包括:一方面,南京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通过和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合作建设的各类素材资源和题库资源等提供给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另一方面,丹阳市教育局根据本市小学教育对数字资源的实际需要,由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协调本市的青年名师和教研员一起,在现有数字资源的基础上研发本地化的数字资源库,并编制成智慧教育教学手册发放给区域内的各个学校,既可以满足优质数字资源的普遍传播,也可以带动本地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双赢。
各校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区域数字资源库和智慧教育教学手册的基础上建设本校数字资源库和智慧教育手册,各任课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设个性化的教育资源。教师通过丰富与整合学习资源,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任务,指导学习方法,落实学习要求,引领学生开展更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智慧教育推动区域课堂教学改革
智慧教育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教育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通过智能信息技术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信息处理和智能决断,通过信息化终端反馈并服务于教育,从而提高教学与管理效率,最终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智慧教育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上更具有了智能处理和智能决断的功能,可以精确反馈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学习更具个性化。
智慧教育给予课堂教学新挑战的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变革的新机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地明确课程学习目标,促进课堂学习有的放矢。智慧教育能够给予学生更丰富的交流展示平台,开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同时,智慧教育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应用实践和动手训练。因此,智慧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制高点与突破口,并引领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加强智慧教育教研活动,通过智慧教育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各学科相关类型课的教学范式,全面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相关教学范式很多,仅列小学语文新授课的范式供参考。小学语文新授课的课堂结构为:检测纠错—合作探究—巩固拓展。最大优势是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学习任务明确,教师重点在引导和诊断。主要变化是:
学习任务前置。新授课中,教师通过智慧教育平台了解学生易读错的、易写错的字并进行检查和纠正,由智慧教育平台反馈。教学重点精准,可以通过数据汇总,精准地了解到每个字学生掌握的情况,让教师备课解压,让孩子机械、重复的作业解压。小组合作有效,不仅是自己在学,更是一种分享。任务给学生,时间给学生,课堂实现了有效的小组合作。
手拉手一起学 促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丹阳市通过智慧教育近3年的实践研究和推广,丰富了全市数字教育资源,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了全市教育质量,在智慧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将区域内优质数字资源进行整理,以点带面推进全市薄弱校改革,依托智慧教育的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中心,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开发教学、学习社区,通过社区空间建设实现校间的联手、师生之间的联手、强弱同学之间的联手,建立多层次的网络合作关系、高位均衡新路径,开启“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模式推广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将优质资源覆盖到区域内的薄弱校,实现“强校带弱校、优师带弱生”的远程联动模式,实施校际联动与师生联动的做法,加快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校间共建、共享、交流、研修活动不断推进,搭建数字化应用环境,经验推广至全市的薄弱校,提升薄弱校的教学质量。
基于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手拉手 e起学”智慧教育帮扶工程,充分展现“互联网+教育”的优势,采用智慧教育平台对学生进行精准帮扶,包括资源帮扶、技术帮扶和人员帮扶等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社会环境,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师大智慧教育研究院 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